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肠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2007-01-2011-09收治的肠道瘘患者14例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2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外,12例均行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引流时间20~63 d,平均33.5 d;10例瘘口自愈,2例再次手术,14例均治愈.结论 持续持续低压负压引流是治疗肠道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术前有三分之一到半数左右存在贫血[1],术后其发生率更高。为了探讨胃癌围手术期贫血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笔者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总计有114例经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男性78例,女性36例;年龄23~8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24例辨证分型后施以基本推拿手法及加减手法治疗。结果: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结论: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大多发生于胃肠手术后(胃癌根治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3例,脾切除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阑尾切除术5例),合并有心肺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监护生命体征、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生长抑素治疗、营养支持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控制合并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论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术后腹腔内炎症反应等原因所致,控制手术范围及时间、术中冲洗腹腔、减少腹腔积液可以减少其发生率,非手术治疗大多能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胃癌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PN),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EE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均较PN组出现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或〈0.01);治疗后PN组的ALB和TF的水平较治疗前和EEN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A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者升高(P〈0.01),PN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上臂肌围、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俞伟君  彭波  沈万 《新中医》2024,56(8):134-138
目的:观察理筋推拿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和常规按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理筋推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活动度、表面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及右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试验组4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竖脊肌、斜方肌MP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试验组颈竖脊肌、斜方肌MPF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项强痛、手臂麻木、活动不利、面色晦暗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12例行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及肝转移灶切除术6例(其中2例行化疗泵植入术),胃肠道肿瘤切除术2例并化疗泵植入术,胃空肠吻合术1例,结肠侧侧吻合术并化疗泵植入术2例,剖腹探查化疗泵植入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出现腹腔积液,经置管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瘘,予灌注冲洗低压持续引流2周后痊愈。12例术后均行化疗6个疗程。2例在半年内死亡,2例失访,余10例随访中,其中1例术后半年出现肺转移(粟粒样双肺转移),现生存18个月。结论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并非手术绝对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来的肠梗阻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83例急性肠梗阻资料。结果机械性肠梗阻为258例,占91.1%,其中有肿瘤引起,还有粘连、肠扭转、粪块阻塞的肠内结石梗阻等,动力性肠梗阻为15例,占5.3%,血运性肠梗阻10例,占3.5%。非手术治疗249例(87.9%),手术治疗34例(12.0%),死亡6例(2.1%)。结论急性肠梗阻转变成绞窄性肠梗阻时,要做出早期诊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防止中毒性休克、MOF、ARDS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手术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方法对该院2010—10—2012—10实施PPH手术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有效率为93.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7%,主要为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肛门疼痛和肛门门口感觉异常。结论PPH是治疗重度痔、直肠内脱垂的首选方法,规范的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镜与开腹治疗急性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疗效。方法将77例ACST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42例和开腹组35例,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转铁蛋白(T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均<0.01),而2组取石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的TF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或降低,内镜组的升高或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结论内镜技术治疗ACST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促进机体对炎症的控制,是ACST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