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肠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2007-01-2011-09收治的肠道瘘患者14例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2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外,12例均行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引流时间20~63 d,平均33.5 d;10例瘘口自愈,2例再次手术,14例均治愈.结论 持续持续低压负压引流是治疗肠道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因中上腹阵发性隐痛4年伴间隙性黑便2个月,于2009年6月来本院消化科就诊,当时临床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给予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内见腺瘤样病变,病灶约2cm×3cm×2cm,给予活检,病理结果为慢性炎症。给予制酸治疗及抗生素治疗,约2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计划内腹部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非计划内腹部近期再次手术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计划内再次手术发生率0.47% (14/2986),主要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包括炎性肠梗阻)、腹腔感染.14例中13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非计划内再次手术对患者造成损害,加强围术期的监测、规范手术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沈伯明 《河北医药》1999,21(6):482-483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与胆囊良性病变合并存在,术前诊断率低,易漏诊,影响疗效[1]。本文分析我院198201至199712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32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男13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146。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763岁。60岁以上21例占656%。12 临床表现 病程从2d至30年不等。其中腹痛(右上腹或中上腹)23例占719%,上腹闷胀不适6例占188%,黄疸9例占281%,腹部肿块2例占63%,恶心呕吐12例占375%,纳差消瘦2例占63%。32例中,合并胆囊结石25例,为781%。13 影像学检查 共有31例作B超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外科监护室从2001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临床特点、救治以及预防措施。结果该组多器官功能失常的发生率占重症胸外伤的比例为8.2%,主要为脑、心、肺、肝、肾和消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多器官功能失常,在一系列积极的抢救措施下仍有5例死亡,死亡率为41.6%。结论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来势汹险,病情危重,对具有多器官功能失常可能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救治措施,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胆源笥县腺炎是由胆管口壶腹部结石嵌顿所致的共同通道梗阻,胆汁返流至胰管内而诱发胰腺的炎症反应,有胆石症病史者易患此病,病情严重者有腹膜炎体征及休克表现。非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0.6%,手术治疗效果则更好。结论 通过手术方式去除胆石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和胰腺炎复了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应用中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 190 8年匈牙利Hulel和Fischer首创消化道吻合器以来[1] ,在国内从 80年代开始应用吻合器于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2 ,3] ,现应用日益广泛。我科于 1993年 8月~ 1997年 8月在 390例食管贲门癌手术中应用吻合器 ,其中有 9例失败 (占 2 3% )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LC的2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常规采用三孔法,必要时增加一戳孔以利于操作。术后引流管放置1~3 d,使用抗生素3~5 d。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半年。结果本组LC成功率87.0%(188/216),中转开腹率13.0%(28/216),平均手术时间(62.00±11.27)min,平均住院时间(4.60±2.16)d,并发症发生率2.3%(5/216),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好胆囊三角及良好的术中引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12例行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及肝转移灶切除术6例(其中2例行化疗泵植入术),胃肠道肿瘤切除术2例并化疗泵植入术,胃空肠吻合术1例,结肠侧侧吻合术并化疗泵植入术2例,剖腹探查化疗泵植入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出现腹腔积液,经置管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瘘,予灌注冲洗低压持续引流2周后痊愈。12例术后均行化疗6个疗程。2例在半年内死亡,2例失访,余10例随访中,其中1例术后半年出现肺转移(粟粒样双肺转移),现生存18个月。结论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并非手术绝对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聚生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在用高聚生治疗前和每月1个疗程的治疗后共4次分别检测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变化情况。对照组46例,按手术前1周内以及手术后每月1次检测外周静脉血中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变化,共4次。采用计算机Excel软件将2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状态较低,注射高聚生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经随访对照组肿瘤复发和转移占34.7%,其中7例死亡;治疗组复发和转移率为22.2%,其中2例死亡;2组复发转移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聚生的临床应用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