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54例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结果54例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按照Constant Scoring System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30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为88.9%。结论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并且对骨和软组织损伤小,可使患肩早期安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 ,10-5,10-6 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 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 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13、Cd55基因及 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代谢综合征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VIP), Cochrane图书馆(2018年第5期),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等电子数据库,搜集代谢综合征对骨关节炎(OA)发生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8年5月。由2位作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探讨代谢综合征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为研究主题的观察性研究,并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独立甄选文献、计算数据并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估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总共25 096例患者。原始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有代谢综合征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是未患代谢综合征人群的2.23倍[OR =2.23,95%CI(1.48,3.36),P=0.000 1],校正后的Meta分析结果仍然显示患有代谢综合征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高于未患代谢综合征人群[OR=1.05,95%CI(1.03,1.07),P<0.01]。 结论代谢综合征与骨关节炎发病具有相关性,代谢综合征可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脊柱内固定对于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提高植骨融合率、促进截瘫恢复和减少结核复发有重要意义。我院2002年8月至2006年3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39例短节段(结核病变侵犯2个椎体以下)胸腰段结核,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测量截骨与常规截骨这两种方法,通过术前测量指导术中截骨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相关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测量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60例,将其分为两大组:常规截骨组(常规组)与测量截骨组(测量组).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股骨外翻角,髋膝踝角等.采用KSS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测量组30例,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常规组30例,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差O例.优良率86.7%.同时,测量组相对常规组有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下肢力线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测量截骨较常规截骨的临床疗效更为肯定,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下肢力线改善满意,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选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丌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l3、Cd55基因及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Ⅱ型胶原支架的底层,支架表层戴管帽。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并于股骨髁处造模。分别于缺损处植入戴管帽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A组)、PLGA-Ⅱ型胶原支架(B组)、不植入任何材料(C组)。于第4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缺损处均有软骨生成;C组缺损明显,只有纤维组织生长。A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犬牙交错,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B、C组。软骨组织学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 BMSCs诱导分化成的软骨细胞与PLGA-Ⅱ型胶原支架经过管帽结构构建成的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新生软骨、骨与宿主软骨、骨及新生软骨与软骨下骨各界面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节腔内注射对兔实验性早中期骨关节炎软骨退行性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切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透明质酸钠组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术后第8周起于手术侧膝关节腔内注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0IU/(只·周),透明质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1mL/(只·周)。空白组不进行干预。术后第16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大体观察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软骨表面分级;取股骨髁负重面软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沙黄染色及骨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评分(正常为0~1,重度为10分以上)、分级。结果:3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透明质酸钠组标本股骨髁负重软骨有轻度粗糙,关节软骨可见浅表溃疡形成。空白组标本股骨髁负重面软骨有轻~中度溃疡形成。②3组动物关节软骨表面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2.97,P=0.000)。③3组动物骨关节炎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6.84,P=0.005),透明质酸钠组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骨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较好的延缓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行性变和预防骨关节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中应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42例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肩关节镜进行手术, 术中利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损伤。统计对比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影像学结果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 其中男18例, 女24例, 年龄(64.5±15.2)岁, 随访(43.9±7.1)个月。末次随访时, 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由术前80.8°±26.5°提高至154.2°±14.3°, 外旋活动度由术前18.2°±13.6°提高至31.8°±7.8°, VAS评分由术前(5.5±1.3)分降至(0.7±0.7)分, UCLA评分由术前(21.3±3.7)分提高至(29.9±2.1)分, 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5.4±10.0)分提高至(87.2±4.8)分, 前后差异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