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2月,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9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51~85(65±1.4)岁,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讨论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及病程长短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均予以低盐,抗感染、平喘、祛痰、止咳、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间歇应用利尿、洋地黄,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疗程。结果:显效(治疗后咳、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与单用舒利迭治疗成人慢性中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成人慢性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变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西替利嗪与舒利迭联合治疗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用舒利迭组(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l改善率及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在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联合组FEVl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l改善率较舒利迭组明显(P〈0.05)。结论应用舒利迭同西替利嗪联合治疗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示二者有一定的疗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已成为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如何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培养开发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且不同地域、不同医院耐药菌株的分布也不同。为了解本院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及药敏情况。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进行痰标本培养和药敏分析.以探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气胸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76例自发性气胸的病因、症状、诊断、误诊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6例自发性气胸病人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与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壮年组治疗显效率82%,老年组治疗显效率76.9%;76例患者误诊率36.8%,青壮年组18%,老年组73%。结论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若未及时确诊、适当治疗,会影响肺功能甚至威胁生命,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值得临床探讨和重视;误诊率较高,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气胸认识及专业水平,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侯庆民  管其椿 《临床荟萃》1996,11(12):539-540
我科1993年10月以来用深静脉穿刺套管针代替蘑菇头引流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方法痛苦少,简便,安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7例,肺大疱破裂4例,支气管哮喘2例,原因不明者9例。其中左侧气胸24例,右侧16例,双侧2例。发病时间4小时~7天。X线(胸透或胸片)见肺压缩40%~90%。其中按陶仲为方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240)测压15例(用2ml的空针试压,刺入胸腔后向外拔针栓抽吸约1ml的胸腔内气体于空针内观察,如气体又随呼吸回入胸腔则为闭合性,如针栓随在原处来回移动则为交通性,如针栓随呼吸外移,则为张力性)。闭合性气胸6例,交通性气胸7例,张力性气胸2例。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来,我们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置入国产记忆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晚期肿瘤所致气管狭窄患者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均经纤支镜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确诊,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47~71岁,平均为60.3岁。病因分类:气管痛6例,食管癌4例(其中术后2例),甲状腺癌1例,纵隔肿瘤1例;2例患者均因气管狭窄(直径≤0.8cm 4例;直径≤0.5cm 8例),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缺氧、喘憋。12例中鳞癌6例,腺癌5例,未定型癌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情况、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便早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病变。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及亚类。血气分析测定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容积、最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最大通气量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双手像和肺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45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中,14例存在肺间质病变,其中10例有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8例胸部X线片存在异常,14例高分辨率CT发现异常。肺高分辨率CT在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病变时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肺弥散功能、高分辨率CT在早期发现病变时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96例中:男41(42.71%)例,女58(60.41%)例;年龄18~45岁;有基础疾病者31(32.29%)例;出现并发症者13(13.54%)例;仅呼吸道症状63(65.62%)例;影像学检查多呈片絮影、斑片状模糊阴影;白细胞总数升高者(〉10×10^9/L)60(62.5%)例;42(43.75%)例做痰培养和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监测,其中22(22.91%)例痰菌阳性,病原菌检出以肺炎链球菌G^+为多;12(12.5%)例血清支原体抗体变化有临床意义。结论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急,临床表现较明显,经验性用药效果好。并发症少,合并基础疾病者用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我院呼吸内科自1998年以来,对50例急性脓胸患者给予胸腔灌注加引流治疗,效果良好,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