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茛菪碱五个剂量(1、2、5、10、20μg/ml作用于12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诱发染色体畸变,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0.5,9.6±1.1,11.7±1.1,13.6±2.3,18.0±3.0和17.5±2.0%;细胞畸变率为3.1±0.6,9.2±0.6,10.0±0.8,10.8±1.5,11.6±1.8和12.2±14.%。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方差分析,各剂量组间变异的差异高度显著(P<0.01)。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也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东莨菪碱剂量与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畸变率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状态下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对休克发展的影响。方法:雌性家兔12只,随机等分为休克对照组(Ⅰ组)和休克伴双后肢缺血再灌注组(Ⅱ组)。戊巴比妥钠麻醉,气管切开,自主呼吸,并全身肝素化。经左颈外静脉,按1ml·kg-1·min-1的速度放血5分钟,停5分钟,以左颈总动脉MAP达4.0±0.2kPa为休克开始,此时Ⅱ组阻断腹主动脉末端,90分钟后松开。结果:休克后120分钟,血中TXB2、TXB2/6-keto-PGF1α、乳酸、酸性磷酸酶及Mg2+,Ⅱ组均显著高于Ⅰ组,而休克90分钟时,各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失血性休克状态下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能对休克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兔肝、小肠、胰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1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 Lamson 休克模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40mmHg 90min,再灌注90min 后检测肝、小肠、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小肠末段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90min 后治疗组兔肝、小肠、胰腺 MDA、TNFα及 ICAM-I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OD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兔失血性休克后腹腔脏器再灌注损伤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平衡盐液又名乳酸钠林格氏液,其电解质浓度、酸硷度及渗透压均与细胞外液接近,故又称平衡盐液。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平衡盐液代替输血、治疗休克和预充人工心肺机,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仅就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失血性低血压兔的 PGI_2/TXA_2 平衡的变化及软脑膜微动脉管径的改变。低血压期两组 TXA_ 2显著增加、PGI_2/TXA_ 2比值下降、微动脉管径缩小。输液治疗后,丹参组 TXA_2显著下降、PGI_2/TXA_2比值增大、微动脉管径明显改善和存活率高;平盐组 TXA_2只有轻度下降、PGI_2/TXA_2比值缩小、微动脉管径改善不明显而且存活率低。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液能改善失血性低血压兔 PGI_2/TXA_2平衡并提高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早期肠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早期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以及血清磷脂酶 A2 (PL A2 )和肠粘膜 Ca2 +的变化 ,将 1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和单纯休克组 (B) ,监测再灌注后 0 .5 (R1 )小时、2 (R2 )小时、4(R3)小时血清 PLA2 值 ,4小时后取肠粘膜测MDA和钙含量 ,并取体循环血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B组血清 PL A2 、肠粘膜 MDA和组织钙含量有明显升高 ;再灌注后半小时 B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 A组 (P<0 .0 5 ) ;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 B组肠粘膜损伤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
资料表明,氧自由基参与了失血性休克时细胞损伤过程,并且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失血性休克不可逆发展的机制之一。本实验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家兔失血性休克,旨在从再灌注损伤角度观察其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分组健康大耳白兔18只,雌雄兼有,体重1.5~2.0kg,由湖北医学院动物室提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平衡盐组,B组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平衡盐组,C组为川芎嗪平衡盐组。二、失血性休克模型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麻醉。待动物完全麻醉后,无菌操作下,切开分离左侧颈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分别插入G_(22)、G_(23)动、静  相似文献   
8.
枝川注射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川注射疗法(Naosan)疗法,是枝川先生儿时的爱称)是由日本医生枝川直义先生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而创立的一种通过在患者体表骨骼肌的“肌硬结”内浸润性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稀释液来治疗多种躯体与心身疾病的独特方法。枝川注射疗法除主要用于不定陈诉综合征的治疗外,尚对一些疼痛性疾病、内脏器官与皮肤疾病有效。由于它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安全方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在日本国内外逐渐受到  相似文献   
9.
低镁低钾与围手术期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术前低钾血症的再认识数十年来人们即认识到全麻时低钾易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对麻醉的安全性是一威胁。主要是使心脏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甙对完全性脑缺血损伤复苏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