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索肥胖状态下牙周炎对模型动物的内脏重量和系数的影响。方法 将6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HFD)组(n=36)和低脂饲料(LFD)(n=28)组,HFD组诱导肥胖至处死,LFD组作为正常体重对照。诱导16周,两饲料组均再分为牙周炎(P)组和对照(C)组,P组用长有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丝线分别结扎5、10 d诱导牙周炎,C组做假性结扎。结扎后处死小鼠,分离内脏称重并计算内脏系数。结果 与LFD组相比,HFD组上调内脏脂肪和脾的重量、系数(P<0.05),上调肝、肾重量(P<0.05),下调肝系数和肾系数(P<0.01)。HFD组中,P组相对于C组下调脾重量和系数(P<0.05),而结扎10 d相对于结扎5 d上调脾重量和系数(P<0.05)。结论 牙周炎可影响肥胖模型动物内脏(特别是脾脏)的大体形态,该现象在肥胖与牙周炎的相互关系中可能具有免疫代谢学层面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束CT,研究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与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患者的上颌窦提升术与缺失牙种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拍摄锥形束CT的患者资料,筛选出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的患者103例,通过CBCT三维重建,并以上颌窦底黏膜是否增厚(>2 mm)作为分组标准,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以同一患者自身两侧指标的差值为统计值,分析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是否对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存在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56例,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47例。对其指标进行统计,其中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差值存在差异,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大于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6)。两组间的牙槽骨宽度、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存在的上颌窦底黏膜增厚可能与缺牙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池晓玲教授认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机中,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常为其根本,外候表现为痰瘀互结,提出了本病应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为基本治疗方法。又强调治疗该病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天、地、人三者间相互交感,以丙申年为例结合五运六气的变动规律进行用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女性无痛胃镜检查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女性180名,年龄3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地塞米松组(D组)、托烷司琼组(T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入无痛胃镜室后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缓慢滴注生理盐水。D组患者于无痛胃镜检查前30分钟给予静脉注射由2 mL生理盐水稀释的5 mg盐酸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T组于入室后于无痛胃镜检查前30分钟给予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稀释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2 mg。S组单纯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之前行鼻导管给氧并进行2 min的预充氧。麻醉方法:20 s内缓慢静脉推注舒芬太尼注射液0.1 μg·kg-1进行镇痛,后续不再追加舒芬太尼的剂量;随后使用依托咪酯(E)与丙泊酚(P)的混合液(后简称EP合剂)进行镇静。1 mLEP合剂中含有依托咪酯1 mg,丙泊酚5 mg;以首次剂量0.16 mL·kg-1进行静脉推注,注射速度为2 mL·s-1。如患者出现不自主体动或镇静深度不足现象,则单次追加2 mL镇静药物。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持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氧饱和度以及无创血压。并记录患者在入室以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记录胃镜检查期间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饱和度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满意度以及麻醉医生的满意度。观察患者在苏醒期以及出室前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并持续跟踪调查患者对本次无痛胃镜检查术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D组与T组苏醒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比于S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组与T组之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与麻醉医师满意度D组与T组优于S组(P<0.05);D组与T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女性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降低检查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口腔本科生对牙周医学(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的认知状况,为牙周病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方法2021年2月选取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2020级全体在校本科生共254人。问卷调查学生对牙周医学的基本认知、分析及应用能力(牙周病与院感、伦理等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等手段比较不同年级的能力差异。 结果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54份(男73份、女81份),回收率60.63%。2020、2019、2018、2017级的总分(64分)依次为(34 ± 9)、(42 ± 6)、(45 ± 7)和(43 ± 6)分,年级间存在差异(F = 17.737,P<0.001)。4个年级的差别主要在基本认知能力(44分)上,2020级比其他3个年级少6~9分(P<0.001)。在分析能力(15分)和应用能力(5分)上,4个年级的得分均不超过满分的60%,各年级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已接受牙周病学理论课程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基本掌握牙周医学的基础知识,然对牙周医学的认知粗浅,缺乏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院感防控、系统性临床思维是牙周病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培养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8.
背部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关注背部,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膀胱经在后背有许多腧穴,位于脊椎旁开1.5寸。所谓“腧”,就是通道的意思,为传输、输注之穴,对保养脏腑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只有背部经络畅通,百病才能消退。所以,保养背部就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下面介绍一些保养背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内支(ibSLN)阻滞对栓塞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病人全麻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栓塞治疗的100例MIA的临床资料。麻醉恢复期,50例超声引导下注射利多卡因3 ml进行ibSLN阻滞(观察组),50例按常规苏醒流程复苏(对照组)。结果 与手术结束时(T1)相比,两组气管插管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5(T3)、10(T4)、15 min(T5)及出手术室时(T6)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增高(P<0.05),T2时刻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观察组T2、T3、T4、T5、T6时刻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管导管留置阶段咳嗽评分、气管导管耐受评分、拔管时不良记忆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咽痛发生率以及镇静药物使用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ibSLN阻滞可明显改善栓塞治疗的MIA病人全麻苏醒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牙周局部炎症对小鼠肠道屏障(生态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P组使用浸泡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丝线行牙周结扎10 d,C组假性结扎。分离上颌骨测量牙槽骨丧失量,取肠道内容物行16s rRNA焦磷酸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回肠组织occludin、claudin2、NOD2蛋白的表达。结果 P组的牙槽骨丧失量高于C组(P<0.001)。P组与C组的主要菌门及卟啉单胞菌种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occludin、claudin2、NOD2的表达高于C组(P=0.039,P=0.011,P=0.039)。结论 牙周局部炎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鼠肠道的机械及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