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凯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突发性聋的最佳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耳科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耸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第一组常规治疗。第二组为常规治疗+凯时+高压氧综合治疗。结果 第一组治疗有效率为55。6%,第二组治疗有效率为81.8%。两组相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第二组治疗方法为突发性聋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切除术预防咽瘘发生的方式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32例喉癌术后无咽瘘患者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喉癌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咽瘘发生.结论 术中操作方式,创缘缝合技巧,术后颈部术区皮肤纱布卷打包加压包扎及皮片引流等对预防咽瘘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耳鼻咽喉我科近年来开展鼻内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26例(2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例中治愈21例(23眼),占82.1%,好转3例(3眼),占10.7%,无效2例(2眼),占7.1%,总有效率为92.9%.2例无效者经扩大骨窗清除肉芽后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以上,该组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鼻内镜下保留鼻腔黏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骨质和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影响美容、微创,是当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35例以咽部阻塞为主要发病因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采取改良UPPP的方法,结果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达91.43%和88.57%。  相似文献   
5.
何福春 《当代医学》2016,(24):37-38
目的 观察小儿OSAHS行低温等离子辅助下H-UPP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OSAH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2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H-UPPP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低温等离子辅助下H-UPPP治疗,对2组疗效与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与对照组的80.6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40.80±9.25)mL,比对照组的(8.85±2.66)mL少(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8.10±7.85)min,比对照组的(50.25±8.16)min短(P<0 05);研究组术后指标VAS评分为(1.01±0.28)分,比对照组(3.16±0.9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小儿OSAHS行低温等离子辅助下H-UPPP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优化手术指标,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头痛患者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多样,因患者鼻部症状不明显常被其他科室诊断为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等而延误治疗。我科于2000-2006年间诊治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头痛患者46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后鼻内接触性头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8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过程。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经直接喉镜或硬支气管镜成功取出。最常见的异物多为植物类:花生米、瓜子、豆类等,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根据病情和家属要求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各40例.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手术组采用药物和手术结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1月、3月、6月、12月的疼痛状况、鼻内镜评分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的CT评估,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两组的疼痛、鼻内镜评估和CT评估状况显著改善(P<0.05).手术组治疗3月、6月、12月后的VAS评分分别为(1.73±1.37)分、(1.14±0.89)分、(1.06±0.86)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评分(t=4.038、3.976、3.947,P<0.05).手术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鼻内镜评估得分分别为(3.68±0.38)分、(2.05±0.16)分、(1.90±0.14)分、(1.89±0.18)分,均显著低于药物组同时期评分(t=4.153、4.057、4.013、3.962,P<0.05).手术组治疗12个月后的CT症状评分为(2.04±0.36)分,显著低于药物组(t=4.073,P<0.05).结论 药物和手术均具有较好的效果.相比于药物治疗,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pa pilloma,NI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彻底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关键。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范围清楚,切除彻底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方法和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在本院行鼻内镜三线减张法鼻中隔偏曲矫正重建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8例鼻中隔偏曲治愈36例,好转2例,无效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偏曲矫正重建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保留了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和正常的骨性支架,保持鼻中隔的厚度和硬度,降低呼吸时鼻中隔扇动,避免顺应性鼻梁塌陷,减少了鼻中隔穿孔的发生等不良后果,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