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赵怡伟  任建功 《当代医师》2013,(11):1583-1584
患者,女,56岁,因“反复头晕、手抖、四肢无力3年,加重1个月”于2013年1月6日收住本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1.7k Da膜蛋白分子 (Sj C2 1.7)核酸疫苗对 BAL B/ c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方法 采用 PCR方法扩增出特异性 Sj C2 1.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 ,在其起始密码子处引入 Kozark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Sj C2 1.7- pc DNA3.1。 4 8只 BAL B/ c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加强组。对照组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接种 pc DNA3.1,实验组同法注射重组质粒 Sj C2 1.7- pc D-NA3.1,加强组除注射重组质粒 Sj C2 1.7- pc DNA3.1外 ,同时注射重组质粒 P35 - pc DNA3.1及 P4 0 - pc DNA。每隔 2 wk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第 3次免疫后第 30天 ,每只鼠感染 4 5± 1条尾蚴 ,4 5 d后剖杀计数各组小鼠成虫数及肝卵数。通过 EL ISA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小鼠免疫学特征的变化。 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 ,实验组小鼠股四头肌局部组织有特异性抗原蛋白表达。EL ISA分析表明 ,免疫后实验组和加强组有部分小鼠出现特异性 Ig G抗体。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减虫率及减卵率分别为 2 9.9%及 13.8% ,加强组分别为 31.9%及 2 8.0 %。加强组减卵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 .0 5 )。 结论  Sj C2 1.7核酸疫苗能诱导 BAL B/ c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刚地弓形虫RH株GRA6分子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刚地弓形虫 RH株致密颗粒抗原 (Dense granule antigen,GRA6 )分子基因 ,为研究使用重组的GRA6分子作为抗原进行弓形虫病诊断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己知的 GRA6序列合成一对引物 ,抽提弓形虫速殖子m RNA,以速殖子 m RNA为模板 ,通过反转录 PCR(RT- PCR)扩增出 GRA6的 c DNA条带。目的基因 DNA条带被克隆到质粒 p UC19中形成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 DNA进行纯化 ,并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 通过RT- PCR从 m R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约 70 0 bp的 DNA条带。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GRA6分子基因的开放的阅读框全长为 6 93bp,编码 2 30个氨基酸分子 ,与已报道的 RH株 GRA6分子具有 10 0 %的同源性。 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刚地弓形虫 RH株的 GRA6分子基因 ,为今后应用此分子作为抗原诊断弓形虫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气压循环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糖尿病2科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气压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降糖、改善循环等治疗,气压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气压循环治疗仪物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阈值振动检测仪测定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后气压治疗组DPN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15例缓解,缓解率25.0%,气压治疗组32例缓解,缓解率53.3%,常规治疗组缓解率显著低于气压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气压循环物理治疗对DPN患者效果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Sj C2 3蛋白质疫苗对 Sj C2 3DNA疫苗增强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分别构建和制备 Sj C2 3DNA疫苗 (pc DNA3.1- Sj C2 3)和 Sj C2 3大亲水片段融合蛋白质 (GST-HD)疫苗。把 48只 BAL B/ c小鼠随机分为 A、B、C、D 4组 ,每组 12只。 A组 (DNA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免疫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μg Sj C2 3质粒 DNA,在第 4周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 5 0 μg GST- HD+5 0 μg CFA;B组 (Sj C2 3DNA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4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 μg Sj C2 3质粒 DNA;C组 (蛋白质疫苗组 )于第 4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 5 0 μgGST- HD+5 0 μg CFA1次 ;D组 (对照组 )每鼠分别在第 0、2、4周肌注 10 0 μg pc DNA3.1。各组在末次免疫后 4周每鼠以 45± 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攻击后 45 d剖杀小鼠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数。在免疫前、末次免疫后和攻击后从小鼠尾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反应。结果 联合组与质粒对照组相比 ,获得了 42 .9%的减虫率和 6 0 .0 %的减卵率 ,均显著高于单独Sj C2 3DNA疫苗组 2 8.1%的减虫率和 37.9%的减卵率 ,及单独蛋白质疫苗组 (GST- HD) 2 3.8%减虫率和 39.5 %的减卵率 (P均 <0 .0 5 )。联合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Sj C2 3DNA疫苗和 Sj C2 3蛋白疫苗联合免疫对 C5 7BL/ 6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和制备 Sj C2 3DNA疫苗 (pc DNA3.1- Sj C2 3)和蛋白疫苗 (Sj C2 3大亲水片段融合蛋白 GST- HD)。 4 8只 C5 7BL / 6小鼠随机分为 A、B、C、D 4组 ,每组 12只。 A组 (Sj C2 3DNA+GST- HD联合应用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μg Sj C2 3质粒 DNA,在第 4周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 5 0 μg GST- HD+5 0 μg CFA;B组 (Sj C2 3DNA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4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 μg Sj C2 3质粒 DNA;C组 (蛋白疫苗组 )于第 4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5 0μg GST- HD+5 0μg CFA 1次 ;D组 (对照组 )每鼠分别在第 0、2、4周肌注 10 0μg pc DNA 3.1。各组在末次免疫后 30 d每鼠以 4 5± 2条 /只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攻击后 4 5 d剖杀小鼠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数。在免疫前、末次免疫后和攻击后从小鼠尾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反应。结果 联合组与质粒对照组相比 ,获得了 36 .9%的减虫率和 30 .7%减卵率 ;而单独Sj C2 3DNA疫苗组的减虫率为 2 6 .9% ,显著低于联合组 (P<0 .0 5 )和 2 2 .2 %的减卵率 ,单独蛋白疫苗组 (GST- HD)为 15 .2 %和 12 .2 %  相似文献   
8.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日本血吸虫模拟抗原表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噬菌体肽库筛选日本血吸虫抗原模拟抗原表位。方法 制备亲和纯化的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 Ig G,用此 Ig G包被酶标板对 12肽库进行反复淘选 ,对获得的目的噬菌体进行鉴定及免疫原性分析。结果 获得一批阳性噬菌体克隆 ,其中一部分与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产生较高的吸光值 ,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这些噬菌体能被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 ,具有类似于血吸虫抗原的免疫原性。结论 获得一批具有模拟日本血吸虫抗原表位的噬菌体克隆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它们在血吸虫病诊断及疫苗研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任建功 《临床荟萃》2004,19(11):608-608
患儿,女.4岁.2岁时因口渴、多饮、多尿、昏迷.在当地医院住院,查血糖31.2mmol/L.尿糖( ).尿酮体( ),诊断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应用普通胰岛素降糖、大剂量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酮体转阴,此后长期控制饮食.常规使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商品名:诺和灵R、诺和灵30R)等治疗,患儿再无明显口渴、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由日本Yanagisawa等学者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纯化的一种血管肽[1],是迄今所知效应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血管收缩物质。本文观察了77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并就其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