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2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95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83例(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IP-10浓度,研究两组患者IP-10浓度的差异。 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浓度[196 855(4518~1 512 550) 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432(173~97881)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575.00,P<0.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82.14%(92/112),恶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6.02%(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0.4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P-10的诊断临界值为10 964 pg/ml,诊断敏感度为82.14%(92/112),特异度为93.98%(78/83),准确度为87.18%(170/195)。 结论 胸腔积液IP-10水平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素(heparin-binding hemagglutinin adhesin,HBHA)、MPT64、38kD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为研究对象,以HBHA、MPT64、38kD蛋白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IgG抗体滴度.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种抗原对应的IgG抗体吸光度均数分别为0.630,0.430,0.470;恶性胸腔积液组3种抗原对应抗体吸光度均数分别为0.340,0.248,0.271,结核组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水中HBHA抗体的诊断临界值定为0.46时用于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水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0.4%.诊断准确度高于MPT64及38kD蛋白.结论 HBHA蛋白抗体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优于MPT64及38kD蛋白.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是进化中比较保守的一个受体家族,TLR能特异地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不仅在激活天然免疫中发挥着莺要的作用,而且还调节获得性免疫,是连接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桥梁.研究表明,TLR是介导宿主对结核杆菌的识别及抗结核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与抗结核感染免疫有关的主要是TLR2和TLR4.对TLR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崭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程度的检测,以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的方向和观点,以及对结核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方法选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及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分别感染人的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模拟细胞体外感染的过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的分布,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水平的变化。结果H37Ra引起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引起的凋亡水平最低。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引起的死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H37Ra最低。结论毒力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刺激细胞后和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同,毒力越高引起的凋亡水平越低,毒力越低引起的凋亡水平越高;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是毒力越高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死亡水平越高,毒力越低引起的死亡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氧氟沙星为例,探讨阈值的划分对实验室早期检测出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结合DNA序列分析探讨gyrA基因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耐受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在含氧氟沙星改良罗氏培养基上检测1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2)测序以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特征。结果 (1)52株耐氧氟沙星5.0μg/ml的临床分离株中,17株能在含氧氟沙星10.0μg/ml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约占32.69%),49株对氧氟沙星5.0μg/ml敏感的临床分离株中,有2株能在含氧氟沙星2.0μg/ml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约占4.08%)。(2)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发现;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主要发生第90、91和94位点上,有10株在不同的gyrA基因位点上发生了碱基缺失或插入的变异,101株被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生在第95位点的碱基突变率为100%。结论 (1)判定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上、下限的阈值对耐药结核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的作用。(2)发生在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上的点突变是多变的,但与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受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全球第二大单一感染致死病因,快速和准确的结核诊断技术有助于对其进行精准防控。方法 针对MTB菌株插入序列IS6110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exo探针并进行筛选,建立了MTB实时(real-time,RT)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检测方法。通过检测11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评价RT-RAA方法的特异性。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方法作为平行对照,应用RT-RAA方法扩增梯度稀释的含有目的基因序列不同拷贝数的重组质粒p EASY-Blunt-IS6110,以评价RT-RAA方法的检测敏感度和重复性。将建立的MTB RT-RAA方法应用于173份肺结核临床样品检测中,同时与q 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MTB RT-RAA方法在4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HPLC)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的突变,从而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耐受链霉素类药物做出初步判断。方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的敏感程度。提取试验菌株基因组DNA。扩增rpsL基因片段;分别与H37Rv标准株的相应PCR产物混合、杂交后,利用WAVE核苷酸片段分析系统对各杂交产物进行DHPLC检测;序列测定结果与相应的DHPL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DHPLC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药物敏感性和DHPLC检测结果。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我们还检测了32株对链酶素敏感的临床分离株进行了DHPLC法检测。以明确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结果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性经体外实验证明,rpsL基因43位氨基酸突变通常会引起较高程度的链霉素耐药性。88位氨基酸突变菌株对链霉素的耐药性较低。链霉素耐药菌中发生rpsL基因突变的菌株约占78.69%(96/122)。其中以43位氨基酸突变为主(75.41%)。利用DHPLC技术检测rpsL基因突变,虽然不能检出缺失突变形式,但与直接测序法相比检出率为98.95%(95/96)。对所有耐受链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而言。利用DHPLC技术可以达到77.87%(95/122)的耐药菌检出率,与序列测定法的检出率相近(96/122)。并且根据DHPLC检测图谱能够很好地判断rpsL基因的碱基突变形式。32株链酶素株的DHPLC检测图谱都与H37Rv标准株相同。结论DHPLC法是快速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碱基突变的好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链霉素耐药菌而言,碱基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耐受链霉素类抗生素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因此DHPLC技术用于临床早期检测结核病人对链霉素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TB)和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孤核受体α(RORα)和孤核受体γ(RORγ)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已确诊为肺结核和肺癌的冻存胸腔积液样本进行编号,抽取样本各80例,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样本中的MIF、RORα及RORγ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的MIF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5.83(2.41,16.43)、2.79(0.91,11.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4.50,P<0.01);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α水平[M(Q1,Q3)]分别为0.63(0.37,1.66)、0.63(0.57,2.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25.00,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γ水平[M(Q1,Q3)]分别为3.23(1.82,5.26)、3.44(1.94,7.1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431.50,P>0.05)。 结论 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中MIF水平高于肺癌患者, 检测胸腔积液中MIF水平对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胸腔积液中RORα及RORγ水平检测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IgG抗体。结果观察组IgG抗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水中IgG抗体的诊断临界值为0.46时,诊断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0.4%。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以及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Mtb临床分离菌株中对于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耐药率及PAS耐药性与thyA基因突变的关系。 方法 从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并鉴定Mtb 96株,采用比例法、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上述Mtb临床菌株对PAS的耐药性情况及其thy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96株Mtb中,65株为PAS敏感菌株和31株为PAS耐药菌株。以Mtb标准菌株H37Rv为对照,筛选敏感和耐药菌株中的thyA基因突变率分别是46.15%(30/65)、70.97%(22/31),突变多为单个碱基的缺失和插入突变,其中又以第19位密码子缺失C、第168位密码子缺失C为主,在耐药中所占比率分别是54.84%(17/31)、25.81%(8/31),其在敏感菌株中的比率也分别是35.38%(23/65)、12.31%(8/65)。结论 耐药菌株中thyA基因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敏感菌株,thyA基因可能是PAS耐药潜在靶点,但未发现其特异性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