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循经按摩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镜像组、循经按摩组、结合组,每组20例。3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在此基础上,镜像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循经按摩组采用循上肢手阳明大肠经按摩,结合组在镜像视觉反馈的基础上结合循经按摩。于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比较各组患者患侧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3组患者干预前患侧上肢FMA、MBI评分及Ashworth痉挛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3组患者患侧上肢FMA、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组患侧上肢FMA、MBI得分较镜像组和循经按摩组更优(P<0.05);干预后镜像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循经按摩组及结合组Ashworth痉挛评定级别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镜像组,干预后结合组Ashworth痉挛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循经按摩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镜像疗法和单独使用循经按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诊断心绞痛患者1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98)和治疗组(n=99),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10 mg(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3粒(tid),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记录益心舒胶囊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及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及全身皮肤改变等)。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6%vs.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心率[(73.6±6.2)次/分vs.(75.8±6.1)次/分]、血压[收缩压(SBP):(137.8±19.4)mmHg vs.(136.8±18.9)mmHg;舒张压(DBP):(84.5±11.7)mmHg vs.(83.6±11.8)mmHg]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提高心绞痛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对延续性护理的意愿和需求,为此类病人家庭护理支持提供依据及建议,从而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质性研究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意愿和需求的真实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包括健康知识相关方面的需求、对经济方面的需求、居家康复的需求、社会方面的支持及负性情绪增加。[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病人人群中需求度高,今后应加强社区康复的建设,使社区康复和医院康复相结合,制定出针对脑卒中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病人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前对实施循经按摩的主观感受、意愿和需要。[方法]选取10例脑卒中病人肢体存在一定的麻木疼痛或(和)肌张力异常且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记录访谈的原始内容。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主题,进行描述。[结果]卒中病人在未实施循经、肌肉按摩情况下直接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存在多种负性情绪,表现为紧张、对循经按摩拒绝及回避等,并且关节活动幅度不能满足预期目标;实施循经、肌肉按摩后进行康复运动训练,负性情绪明显改善,身体放松,紧张感降低,疼痛减轻,病人依从性和康复运动强度得以提高。[结论]康复护理及康复技术人员在为偏瘫病人尤其是肌张力异常和麻木疼痛的病人进行康复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需求,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循经肌肉按摩,提高病人依从性,从而促使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世界范围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早恢复心肌再灌注在急性STEMI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恢复心肌再灌注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溶栓治疗和急诊介入治疗(PPCI),急诊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STEMI患者最优的治疗手段,普遍采用的急诊介入治疗,虽然明显改善了STEMI的预后,但是选择药物溶栓策略,还是急诊介入治疗策略的争论仍在继续。检索近些年的文献显示溶栓与介入治疗(PCI)相结合,即药物介入策略,临床疗效不劣于急诊介入治疗,部分文献显示先溶栓后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有下降的趋势。药物溶栓治疗,对于急性STEMI患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两种手段联合用于STEMI患者治疗,优势互补,或可发挥最佳的临床效果,本文就目前急性STEMI药物溶栓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使诊断疾病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同时它的时间分辨率也很高,能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等,相媲美于血管造影〔2〕。本研究拟探讨MSCT与血管造影诊治冠状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年龄(68.3±8.5)岁,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应用于作业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的精细功能和 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 组手的精细动作功能康复采用常规作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MVF应用于常规作业疗法 中。治疗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2组精细动作功能和日常生活能 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的基线资料、MAS手的精细动作评分以及B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的 MAS 评分和 BI 指数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MVF应用于作业治疗中能显著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精细动作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128层螺旋CT与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128层螺旋CT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并比较128层螺旋CT和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120例为阳性,30例为阴性。128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104例为阳性,46例为阴性。参照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可得,128层螺旋C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102/120)、93.3%(28/30)、98.1%(102/104)、60.9%(28/46)、86.9%(130/150),Kappa值为0.811。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102例为阳性,48例为阴性。参照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可得,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96/120)、80.0%(24/30)、94.1%(96/102)、50.0%(24/48)、80.0%(120/150),Kappa值为0.760。128层螺旋CT检查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各项效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和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福华  郭靖涛  周江  代燕燕 《临床荟萃》2014,29(11):1217-1221
目的:联合检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急诊 PCI 术前后血清 VEGF 及 hs-CRP 水平变化与急诊 PCI 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急诊 PCI 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血清中 VEGF、hs-CRP水平,根据6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急诊 PCI 术后3天和术后7天血清 VEGF及 hs-CRP 变化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急诊 PCI 术前血清 VEGF 水平高于术后3天和7天水平(P <0.01);急诊 PCI 术前血清 hs-CRP 水平低于术后3天水平,而高于术后7天水平(P <0.01)。再狭窄组急诊 PCI 术前血清 VEGF 水平显著低于无再狭窄组(P <0.05);术后3天血清 VEGF 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 >0.05);术后7天血清 VEGF 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 >0.05);术后3天血清 VEGF 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无再狭窄组(P <0.05)。再狭窄组急诊 PCI 术前血清 hs-CPR 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差别(P >0.05);术后3天血清 hs-CRP 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 >0.05);术后7天血清 hs-CPR 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 >0.05);术后3天血清 hs-CPR 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 <0.05)。急诊 PCI 术后3天血清 VEGF 下降幅度与急诊 PCI术后支架再狭窄呈负相关(r s =-0.411,P <0.05);术后3天血清 hs-CPR 升高幅度与急诊 PCI 术后支架再狭窄呈正相关(r s =0.414,P <0.05)。结论急诊 PCI 术后3天血清 VEGF 及 hs-CRP 变化水平与急诊 PCI 术后再狭窄高度相关,联合检测急诊 PCI 术后3天血清 VEGF 下降的幅度及术后3天血清 hs-CRP 升高的幅度,或可成为预测急诊PCI 术后再狭窄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粉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探讨其合理性及适用性。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粉尘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构建粉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2019—2020年收集页岩砖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数据,用粉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综合指数法同时评估四川省20家页岩砖生产企业的矽尘职业危害风险,分析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结果 从危害因素特征、接触特征、防护特征和职业卫生管理4个方面构建了粉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评估结果显示,4家企业的矽尘危害风险等级为Ⅳ级,16家企业为Ⅴ级。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8家企业的矽尘危害风险等级为Ⅳ级,12家企业为Ⅴ级。一致性检验中,两种方法一致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加权=0.545,P<0.01)。差异性分析显示,有4家企业被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为Ⅴ级,被综合指数法评为Ⅳ级。结论 构建的粉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粉尘危害因素,确定了权重,评估结果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致,与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一致性好,且能更客观地综合评估企业矽尘的职业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