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术后患者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按抛币法将148例行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第3d离床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离床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干预能促使胸外科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和提高离床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敏  陈红  付爱明 《中外医疗》2008,27(15):160-16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意义. 方法 30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个体化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保守治疗失败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75例行PICC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对患者进行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对PICC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留置PICC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留置PICC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1,8,16 d时焦虑、抑郁程度。结果:PICC置管后1 d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8,16 d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总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教育模式能促进PICC患者采取健康行为,有效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预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堵管中的作用。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将36例行PICC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将3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有2.6%发生导管堵塞,对照组有8.3%发生导管堵塞,两组比较,χ2=2.7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提高护士操作水平,从而预防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抬高患肢70-80°及量化功能锻炼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的影响。方法将87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抬高患肢20-30°或平心脏水平,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实验组患肢抬高70-80°并进行量化功能锻炼和患肢按摩。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患肢示指、中指、环指第2节指围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肢示指、中指、环指第2节指围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抬高患肢70-80°和进行量化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体位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3 d睡眠质量。结果术前1周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睡眠质量得分为(9.82±2.8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3.29±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9 1,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改善电脑胸腔镜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在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d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同时实施心理干预,10d后再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能得到缓解,从而使她们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机体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的认知情况,评估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护患关系更密切,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同时护理质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方法 对198例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内容包括环境、体位、皮瓣局部温度、疼痛、心理、饮食、及时观察皮瓣血运情况等.结果 198例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皮瓣移植全部成活率为99.5%;没有1例患者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皮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