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晶  乔春霞  赵秀兰 《卫生研究》2007,36(1):100-101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为四组TP组(25μg/ml),ox-LDL(200μg/ml)+TP组(25μg/ml),ox-LDL组(200μg/ml)及对照组(等体积溶剂)。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ox-LDL可明显抑制HUVEC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增殖率降低了40%(P<0.05)。TP和ox-LDL共同培养,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与对照相比仅降低7.8%(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x-LDL下调HUVEC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表达,分别为35%(P<0.01)和40%(P<0.01),TP与ox-LDL共同培养后,α-微管蛋白表达无明显升高(12%,P>0.05),β-微管蛋白表达升高了32%(P<0.05)。结论TP具有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生长抑制的作用,且可以逆转ox-LDL引起的β-微管蛋白表达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
198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首个单抗药物。30多年来,抗体药物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19年12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单抗药物达79种,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多种疾病。人源抗体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主流,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人源抗体药物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抗体药物研发技术进展,包括抗体人源化、噬菌体展示、转基因小鼠、单细胞PCR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分子表达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分为对照组、TP组、Hcy组、TP Hcy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MTT)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蛋白(E-selectin)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Hey可明显抑制HUVEC的生长(36.0%,P<0.05),加入茶多酚后则明显降低Hcy所致的细胞生长抑制(7.9%,P>0.05).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ICAM-1和E-selectin表达分别升高29.9%和37.7%(P<0.05);茶多酚与Hcy共同培养后,ICAM-1和E-selectin表达分别下降了17.9%和24.6%(P<0.05).结论 TP对Hcy诱导的HUVEC粘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表达改变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子痫是产科急症,是妊娠中毒症最严重的阶段,随时都威胁着母子生命,如不积极处理产科情况则会再次发生抽搐,而且越来越严重。因此,当发生子痫时,除立即控制抽搐外,还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产科处理,以保证母子生命的安全。我科从93年4月至96年4月共收治子痫38例,现将处理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二、临床资料:38例子痫,死亡5例,占13.2%,治愈33例,占86.8%;其中产前子痫24例,占63.2%,产时子痫9例,占23.7%,产后子痫5例,占13.1%;年龄18—31岁;农村29例,占76.3%,城市9例,占23.7%;经产妇4例,占10.5%,初产妇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抗CD40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实现在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分泌鼠源抗人CD4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5C11中钓取其轻、重链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将5C11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pCMV-VH和pCMV-VL,构建成嵌合抗体(c5C11)的轻链真核表达载体5C11L-pCMV及重链真核表达载体5C11H-pCMV。将嵌合抗体的轻重链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入293T细胞,利用夹心ELISA法测定上清中c5C11的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5C11与膜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方法对c5C1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合理改造,尝试在保持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提高c5C11的表达量。结果成功钓取鼠源单抗5C11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c5C11的分泌表达;嵌合抗体较好地保留了鼠源母本抗体的抗原识别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5C11的表达量。结论为后续研究嵌合抗CD40抗体对B淋巴瘤等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发病急、死亡率高,通过院前及时进行催吐、洗胃、清除污染皮肤的毒物,并肌肉注射长托宁、静脉注射阿托品、静脉滴注解磷定,抢救中加强病情的动态监测,做好预见性的抢救准备,重视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中毒症状。总结15例急性大量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制备并评价针对相思子毒素(Abrin)的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人源化嵌合抗体。方法:从鼠源单抗中钓取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序列4条,两两配对载入人源化IgG1表达载体pFRT-KIgG1,经表达、纯化等步骤得到4株人源化嵌合抗体;间接ELISA测定嵌合抗体与Abrin的结合力;ForteBio测定嵌合抗体与Abrin的亲和力;体外细胞学实验鉴定抗体的中和功能;无细胞体系评价抗体是否阻碍Abrin抑制荧光酶合成;选择6~8周雌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Abrin和不同浓度抗体,观察抗体的体内保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抗体是否阻断Abrin与细胞的结合。结果:ELISA和ForteBio结果显示,4株嵌合抗体中仅H1L1嵌合抗体与Abrin的结合[EC_(50)=(0.1212±0.0040)μg/ml和亲和力(亲和常数3.97×10^(-10)M)]与母本抗体[EC_(50)=(0.15825±0.00235)μg/ml,亲和常数5.59×10^(-10)M]相似;体外细胞保护试验显示,H1L1[EC_(50)=(3.7455±0.0575)ng/ml]约为母本抗体[EC_(50)=(1.5825±0.5335)ng/ml]中和作用的42%;无细胞体系荧光素酶合成试验显示,H1L1[EC_(50)=(0.6729±0.0755)μg/ml]与母本抗体[EC_(50)=(1.0365±0.0045)μg/ml]接近,均能逆转Abrin抑制蛋白合成的作用;BALB/c小鼠体内中和保护实验结果显示,H1L1与10D8均能提供良好的体内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H1L1并不能通过抑制Abrin黏附或进入细胞抑制其毒性。结论:4株嵌合抗体中,仅H1L1是轻、重链正确配对且拥有良好中和活性的候选抗体,有潜在的用于Abrin中毒救治的开发价值,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人IgE Cε2-4蛋白(E24)的工程细胞株,考察E24蛋白与膜受体(FceR Ⅰ)的结合.方法 从SKO-007细胞中钓取E24基因,分别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需要在E24基因前加信号肽序列)和pCMV-L载体;瞬时转染293T细胞,利用双夹心ELISA法鉴定转染上清中的目的 蛋白;选择表达量相对高的质粒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RT-PCR法在转录水平上检测E24基因,ELISA法鉴定稳定株上清中的E24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E24蛋白与FceR Ⅰ的结合.结果 成功构建了3种真核表达质粒SP-E24-P3.1、SP Ⅱ.E24-P3.1和E24-PL,瞬时转染293T细胞,上清中的目的 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9.1、19.4和8.7μg/ml.以质粒SPⅡ-E24-P3.1转染CHO细胞,经3轮亚克隆获得了2株稳定高表达E24蛋白的细胞株,表达量均超过25 μg/ml.RT-PCR可扩增出细胞株中的E24基因;流式细胞术显示E24蛋白可以与FceR Ⅰ呈剂量依赖性的结合.结论 经筛选获得了2株表达E24蛋白的工程细胞株,且E24可以特异性的结合FceRⅠ.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患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1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简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生存质量与生理、心理、社会多种因素有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应对倾向、学历、饮食控制、主观支持、病程、支持利用度被选入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干预,努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