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9例)和开腹组(7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分化、肿瘤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71.4±63.6 min)大于开腹组(146.1±47.1 min),术中出血量(63.4±23.6 mLvs.92.6±31.8 mL)、术后排气时间(2.5±1.3 d vs.3.6±1.1d)、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6±1.9 d vs.6.3±2.2d)腹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开腹组相似(7.0% vs 13.2%)(P>0.05),术后吻合口漏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其远期疗效和开腹手术相似,在对盆腔神经丛的保护和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点式引流手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伴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LDS)患者中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CVI伴LD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下肢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浅静脉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联合LDS病灶点式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仅行下肢浅静脉高位结扎术、浅静脉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皮下硬结厚度、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生活质量调查量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及术后下肢静脉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率100%。试验组患者术后LDS临床表现先于对照组缓解消退。术后3、6个月时试验组仅分别有7、2例仍有皮下硬结,而对照组仍有22、15例,P0.01。术后1、3、6个月时,试验组VCSS评分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时试验组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浅静脉高位结扎术、浅静脉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联合LDS病灶点式引流手术,对CVI伴LDS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4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了日间手术治疗。男22例,女23例;年龄35~60岁,平均47岁;均为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无活动性溃疡。其诊治流程:嘱患者空腹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糖,并行胸片、心电图检查。手术方法:常规椎管内麻醉,抬高患肢驱血,上止血带;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cm作一3cm长横切口。  相似文献   
4.
结肠直肠癌是结肠直肠黏膜上皮及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4位。近年来,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治措施,尤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新的进展,但疗效仍不令人满意,目前急待探索新的治疗途径。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这两者的交叉研究已在癌症领域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瘘管激光闭合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Parks 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2例Parks Ⅱ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1组(瘘管激光闭合术组)、治疗2组(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组)与对照组(瘘管切除术组),每组44例。记录三组治愈时间、肛管直肠测压(治疗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术后症状及体征评分(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对疼痛、发热、渗出、尿潴留进行评价)、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2组伤口愈合时间最短,对照组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肛管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肛管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三组发热、尿潴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渗出及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是治疗Parks Ⅱ型肛瘘的有效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渗出少、愈合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保护括约肌术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是抗癌药物研发的关键。目的:研究獐牙菜苦苷在体内外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MGC803细胞予以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0、30、60、90μg/mL)培养48h,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Bax、Bcl-2含量。建立BALB/c裸鼠MGC803移植瘤模型,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0、40、60、80mg/kg),肿瘤体积长至1000mm~3时处死裸鼠,记录裸鼠开始和最终的体质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可有效抑制MGC80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Bax含量明显升高,Bcl-2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MGC80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中,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组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Ki-67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獐牙菜苦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胃癌的植物单体。  相似文献   
8.
病例:病人,女,48岁。因"肛门坠胀1个月,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块1周"入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距齿线10 cm处直肠黏膜2 cm×2 cm隆起性病变,其余结肠未见异常。肠镜活检病理示"直肠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人入院体检无异常,肛指检查直肠内未触及肿块,指套无血染;查血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正虚邪恋型体表瘘管大鼠模型,探讨合理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1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联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注入埋置于大鼠背部皮下的弹簧纱条的方法建立模型,41 d后对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四诊指标变化、瘘管局部表现、病理学改变、脾细胞Treg与Th17细胞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气虚、血虚、阴虚以及阳虚程度分别为(0.81±0.10)、(0.92±0.12)、(0.89±0.06)、(0.95±0.02),正常组大鼠气虚、血虚、阴虚以及阳虚程度分别为(1.01±0.08)、(1.01±0.02)、(1.01±0.06)、(1.00±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背部瘘管病理与临床瘘管表现相符;模型组脾细胞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含量分别为(12.03±0.76)%、(1.26±0.27)%,正常组脾细胞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含量分别为(8.30±1.06)%、(3.38±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联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注入弹簧纱条的方法,能制备稳定的、可重复的正虚邪恋型体表瘘管大鼠模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中医证型瘘管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伴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LDS)的疗效。方法:对36例CVI伴LDS患者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浅静脉分段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采用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生活质量量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并测量LDS皮下硬结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CSS、CIVIQ评分和LDS皮下硬结厚度。结果: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期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36例患者术后CEAP分级均明显改善;VCSS评分均值术前为8.14分,术后为0.56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VIQ评分均值术前为84.0分,术后为98.2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S皮下硬结厚度均值术前为1.27 cm,术后为0.03 c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浅静脉分段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CVI伴LDS的患者,可明显改善LDS,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