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N0期舌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临床N0期(cN0)舌癌22例进行SLN示踪,对比SLN活检术与颈清扫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22例舌癌检出SLN 21例,检出率为95.4%,共检出51个SLN,平均每例2.3个,其中发现6例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灶,转移率为27.2%.结论:术中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地对舌癌进行SLN示踪;SLN活检能准确地预测N0期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可能减少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颈清范围.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在出生后快速生长,然后缓慢消退。近年来已经从血管瘤组织中分离出能形成血管的多能干细胞,并且在血管瘤细胞基因突变、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即血管瘤可能由异常的干细胞分化而来。本文对血管瘤中干细胞的发现、来源、生物学特点以及与其他细胞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牵引成骨与直接延长术的组织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下颌骨牵引成骨与直接延长术组织学变化的对比研究分析,探讨牵引成骨的成骨机制。方法:24只狗随机分为牵引成骨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用HE染色光镜组织学检查方法分别观察牵引第6天、牵引后固定2、8周不同时期的两组组织学变化。结果:牵引组在牵引后固定第8周,牵引区几乎完全由新生的骨组织连接修复,成骨方式是以膜内成骨为主,伴有少量的软骨内成骨;而直接延长组仅早期在两骨断端附近可见活跃的膜内成骨,两周以后则以软骨内成骨为丰,中间区域仍为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8周以后成骨量增加.但中央仍为软骨组织和纤维组织间隔。结论:牵引成骨以膜内成骨为主,达到良好的骨愈合,直接延长成骨效果不稳定,容易导致成骨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舌癌CAL-27细胞系中β-AR的表达及β受体阻滞剂对其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Pan CK抗体对培养的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RT-PCR法检测β-AR在舌癌CAL-27细胞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1-AR、β2-AR在CAL-27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P<0.05);β2-AR在CAL-27细胞的mRNA水平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1-AR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两种药物对CAL-2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50 μmol/L时,普萘洛尔抑制增殖的作用更强(P<0.05);2种药物浓度>2.5 μmol/L,对CAL-27细胞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普萘洛尔的抑制作用更强;药物浓度>1.0 μmol/L,2种药物对CAL-27细胞侵袭均有抑制作用(P<0.05),普萘洛尔对CAL-27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在舌癌CAL-27细胞中, β1-AR在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2-AR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低浓度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抑制CAL-27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6.
正颌手术病人职业分布调查及心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正颌手术病人的职业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职业牙颌面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探讨面对不同职业患者时正颌外科医生的应对策略,以寻求患者更好的合作,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5例正颌病人的职业情况进行调查,就不同职业正颌病人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05例病人中学生占58.1%,无业者占21.9%,干部、工人各占4.8%,其他职业占10.4%。不同职业患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结论:在正颌手术病人中,学生占大多数,其次为无业者,正颌外科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不同职业患者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血管瘤,在婴儿出生时就已发生。临床上将先天性血管瘤分为3类: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和部分消退型。一般多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其他相似病症进行鉴别诊断。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加准确地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将CD133+/-细胞从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分离纯化,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CD133+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CD133+/-细胞亚群体外增殖能力以及对顺铂抵抗耐受能力,利用Transwell法检测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无血清培养法(含或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含血清培养法分别培养CD133+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分析CD133+细胞的比例变化。在动物实验模型中验证CD133+和CD133-细胞致瘤能力的差异,最后将移植瘤取出,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CD133-细胞亚群相比,CD133+细胞具备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P<0.05)和顺铂化疗耐受能力(P<0.001)。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更强(P<0.01)。无血清培养法更能维持CD133的比例(P<0.05),无血清培养基是否添加LIF对CD133的比例维持无显著差异(P>0.05)。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中,CD133+细胞亚群以较少的数量级表现出较强的致瘤能力(P<0.05)。结论: 无血清培养法可较好地维持原代口腔鳞癌细胞干细胞特性,添加LIF对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的创面一直困扰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寻找到修复效果理想以及对供区损伤小的方法是外科医师探索的方向。股前外侧瓣[1,2]修复头颈部组织缺损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9月47例股前外侧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其中舌癌36例,口底癌2例,舌口底癌2例,牙龈癌3例,颊癌1例,上颌骨癌3例,最高年龄72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