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摄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onoptixTM 数字化摄影设备系统 ,对 4 7例患者的 78张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进行拍摄。结果 :与曲面断层片和头影测量片的传统摄影技术比较 ,利用DonoptixTM 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系统 ,它不仅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 ,减少了X线的辐射量 ,而且免去暗室操作 ,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有效的保证了临床上口腔疾病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为及时准确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结论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因而为口腔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我院近5年来55例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表现,其中女性41例,男性14例,女性占75%,高发年龄40岁以上44例,占80%。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及X线造影进行讨论,同时将影像诊断分为四型。55例中,50例初诊为SS,5例初诊为慢性化脓性炎症。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初诊符合率达90.9%。少数SS患者早期,特别是腮腺反复肿胀、口眼干燥不明显,易误诊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对这种SS亚临床型,作者认为除临床各种检查外,应做双侧造影检查,并随访观察。当前腮腺造影对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仍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病理变化过程,证实关节盘前移位与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手术组动物一侧关节区显露颞骨颧突根部,用丝线垂直穿过关节盘前带的延伸部并拉缝线向前并固定,使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手术对照组的手术步骤与手术组相同,但不缝合关节盘前带的延伸部,也不将关节盘位向前方。正常对照组5只,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1、2、4、8、10、12和16周分别处死。拍摄关节X线片,观察38只兔颞下颌关节X线表现。将兔左、右关节区锯成组织块,肉眼观察兔关节盘的位置。结果 手术组关节盘位置与形态均发生了改变,13侧为部分关节盘前移位,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为11侧,关节盘穿孔为9侧。部分关节盘前移位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髁状突骨密度增高。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穿孔表现为髁状突骨质增生、破坏及肥大,关节结节磨平以及硬化。结论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导致关节骨质改变。完全性关节盘前移位和关节盘穿孔与骨关节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下颌骨切除骨缺损修复术后X线影像特点。方法 :对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术后的42例病例的X线影像分析。结果 :骨性愈合 31例 ;植入骨吸收 5例 ;植入块断裂 6例。结论 :曲面断层和下颌骨侧位应作为术后必备的片位 ;术后 1~ 2周、3~ 6月、1年以后作为随访的三个阶段 ,能较准确地观察术后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5.
作者统计分析了152例180侧髁状突骨折的发生频率、特性及病因学特点,总结了分类分型。统计结果髁状突骨折以交通事故伤多发(37%),其次为坠落伤(24%)和跌伤(17%);骨折类型受致伤因素的影响,90%重型(Ⅳ型)骨折为交通事故伤和摔伤引起;髁状突颈部骨折和Ⅱ型骨折为最多发。  相似文献   
6.
颧骨骨折复位径路与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复位的径路与钛板固定部位。方法 总结 6 5例 (6 5 / 70 )颧骨或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软组织切口、钛板固定部位、钛板数目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其中包括面形和功能的恢复 ,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术后X线片 ,统计钛板的固定部位、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软组织切口均一期愈合 ;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 18例 (2 5 7% ) ;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 ,开闭口功能正常 4 6例 (6 5 8% ) ;面形恢复两侧不对称 ,开闭口功能基本恢复为 6例 (8 5 % ) ;头皮下血肿 5例 ,钛板外露 1例 ,头皮有不规则瘢痕且宽度 >0 5cm 6例 ,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 8例。结论 应用冠状切口 (包括口内联合切口 )对 5 1例(5 1/ 6 5 )进行颧骨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 ,具有术野显露广泛、在明视下解剖复位、精确固定的优点。 6 5例共用钛板 179块 ,坚固内固定具有精确固位、外形稳定的优点。单纯颧骨骨折下端内陷或外翘移位可做一点固定 ,其他骨折尤其是复杂或陈旧性骨折均应做二点或多点固定  相似文献   
7.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点。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对比观察。结果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主要位于前牙区和(或)前磨牙区(13/15)。X线有3种表现:①单房改变(7/13),病变范围小且有密度不均小片状或条索状影像;②多房性皂泡状改变(2/13),肿瘤内有较多致密条纹样直线或不规则状骨隔;③混合性改变(4/13),病变区内可见似丛增生团块,边缘带伴有单囊状改变。该瘤组织学上以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组织间质中散在不规则、压缩状上皮岛或条索为特点。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为成釉细胞瘤的一种新的类型,具有特征性X线和组织学表现,X线方面应与骨化性纤维瘤和牙源性粘液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舍格伦综合征55例临床及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近5年来55例舒格伦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表现,其中女性41例,男性14例,女性占75%,高发年龄40岁以上44例,占80%。本文就其临床表现为X线造影进行讨论,同时将影像诊断分为四型。55例中,50例初诊为SS,5例衩诊为慢性化炎症。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妆诊符合率达90.9%。少数SS患者早期,特别是腮腺反复肿胀、口眼干燥不明显,易误诊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对这种SS亚临床型,作者认为除  相似文献   
9.
利用牙片、咬(牙合)片诊断口腔疾患是口腔各专业常用的方法。但常规牙片和咬(牙合)片难以定位拍摄。因此,追踪资料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旨在:①开发一种实用的牙片和咬(牙合)片定位拍摄仪;②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定位牙片和咬(牙合)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颞颌关节病需常规拍照薛氏位,为使该片位影像相对恒定,可重复对比,使之适用于国内外文献的统一要求。需用头颅定位仪将头颅固定。标志是使双侧外耳孔暗影在x线片上完全重叠。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