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酸蚀法提高纯钛与光固化冠桥树脂粘结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用酸蚀法提高钛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剪切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观察表面粗糙度与剪切粘结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酸蚀剂对钛铸件表面进行酸蚀,并与artglass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粘结,以单纯喷砂组为对照,比较剪切粘结强度的差异。对酸蚀后及剪切试验后的金属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表面粗糙度。结果:用酸蚀法可以显著提高钛与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HF浓度为4%时粘结强度最高。表面粗糙度随酸蚀剂的浓度增高而下降。结论:纯钛铸件用酸蚀法处理后可以获得较高的粘结强度,HF酸浓度以4%为宜。表面粗糙度对粘结强度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规培生进行口腔瓷贴面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规范化培训的无瓷贴面临床经验的规培生.2019年1月-2020年3月的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口腔瓷贴面技术,2020年4月-2021年6月的20人作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加入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授口腔瓷贴面技术.经过3个月的教学活动,对比组间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通过将传统教学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地应用于规培生的口腔修复瓷贴面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综合诊疗、临床思维及医患交流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规培生进行口腔瓷贴面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规范化培训的无瓷贴面临床经验的规培生.2019年1月-2020年3月的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口腔瓷贴面技术,2020年4月-2021年6月的20人作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加入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授口腔瓷贴面技术.经过3个月的教学活动,对比组间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通过将传统教学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地应用于规培生的口腔修复瓷贴面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综合诊疗、临床思维及医患交流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CBCT评价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方法:选取咬合正常且上前牙健康的200例成人的CBCT图像.测量双侧上中切牙、上侧切牙及上尖牙的唇面3个位点:牙槽嵴顶下方1mm唇侧根面(ML1)、根中1/2唇侧根面(ML2)及根尖(ML3)至牙槽骨唇侧骨壁的距离.结果:ML1、ML2、ML3的平均值(mm)分别为中切牙(1.27±0.55)、(0.92±0.53)、(1.66±0.83)mm,侧切牙(1.19±0.56)、(0.73±0.53)、(1.59±0.77)mm,尖牙(1.36±0.57)、(0.96±0.57)、(1.73±0.96)mm.其中侧切牙ML2小于中切牙ML2(P<0.05),尖牙ML1、ML2大于中切牙ML1、ML2(P<0.05).左右同名牙在同一位点左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位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中切牙ML3、尖牙ML2大于女性(P<0.05).汉族中切牙ML3、尖牙ML3小于维吾尔族(P<0.05).31~40岁中切牙ML2、ML3,侧切牙ML3、尖牙ML3均小于18~30岁,41~50岁尖牙ML3大于31~40岁(P<0.05).结论: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普遍较薄,上颌尖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太极扣(ERA)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肯氏Ⅰ、Ⅱ类牙列缺失伴牙周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36例,采用卡环式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36个月临床复查,通过患者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片观察其修复效果,并比较2组的临床成功率.结果:通过3、6、12、36个月的系统观察,随访,评价,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卡环式义齿修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牙体预备技术是口腔美学修复治疗必知必会的核心操作,通过一定量的牙修复体组织的磨除,为目标修复体提供容纳空间、粘接面与完成线等。如何在完成高质量牙体预备的同时还能保存牙体、保护活髓和牙周组织是美学修复牙体预备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微创牙体预备的概念及核心要素,显微牙体预备涉及的解剖生理学、显微牙体预备术前设计进行介绍,并总结了显微牙体预备技术临床路径,提出了显微牙体预备核心因素——量与形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7.
李冬梅  马楚凡  李晓军  郭天文 《医学争鸣》2008,29(11):1012-1014
目的:研究使用聚合后加压热处理的方法提高纯钛与两种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观察对粘结界面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铸件6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40 mL/LHF酸蚀处理表面后分为2组,制做钛-Solidex聚合瓷(Ti-Solidex)组和钛-Artglass聚合瓷(Ti-Artglass)组粘结试件,各组中随机取出一半试件进行聚合后加压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试件剪切粘结强度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差异. 并通过冷热循环实验进行模拟老化处理,观察各组剪切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使Ti-Artglass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25.69±1.67) MPa增加到(28.12±1.24) MPa, Ti-Solidex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18.94±1.98) MPa增加到(23.02±1.94) MPa,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同时,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 但水老化处理后各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聚合后加压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聚合体的剪切粘结强度和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但对其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弹性模量钛铌锆锡合金(TNZS)表面应用微弧氧化技术进行改性后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ISO7405-1997(E)/GB16886-1997最新标准,对该材料分别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结果: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细胞毒性试验显示TNZS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无细胞毒性;溶血率小于5%,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短期全身毒性试验显示无明显短期全身毒性。结论:钛铌锆锡合金经微弧氧化技术改性后,显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广泛应用,种植修复后最常见的生物学并发症——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种植体周围病所导致的软组织破坏和骨组织吸收对种植体在口内的长期稳定、美观及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牙周炎作为种植体周围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风险,降低种植体的成功率。目前认为,种植体周围较差的软组织封闭、牙周炎症状态对口腔微生物环境和宿主免疫微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共同导致了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文章就现有牙周因素与种植体周围病的分子学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对牙周因素影响种植体周围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种植体周围病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对牙本质和树脂粘结强度、牙本质和树脂间微裂隙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无龋坏的牛中切牙72颗,制备牙本质粘结试件。试件随机分为Prime&Bond NT组、GLUMA组、粘结界面观察组,各组再分为空白对照组、10g:1g和10g:2g粉液比粘结界面观察组。再将各亚组随机分为非水老化处理组和水老化处理组。测试Prime&Nond NT组和GLUMA组的试件剪切粘结强度。对粘结界面观察组试件进行粘结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以10g:2g粉液比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处理牙本质表面导致牙本质和树脂的粘结强度显著下降,引起牙本质-树脂界面微裂隙的产生;以10g:1g粉液比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处理牙本质表面对牙本质和树脂的粘结强度无显著影响,水老化前后亦未观察到牙本质.树脂界面微裂隙的形成。结论 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对牙本质粘结的影响和其粉液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