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3篇
口腔科学   5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鼠CD40配体基因(Ad-mCD40L)对小鼠CT26腹腔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CT26腹腔肿瘤动物模型,检测腺病毒介导的鼠CD40配体基因联合5-Fu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腹腔内灌注Ad-mCD40L+5-Fu,可明显抑制CT26肿瘤结节的生长.Ad-mCD40L能激发小鼠特异的免疫反应,增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Ad-mCD40L联合5-Fu可产生更强的抗肿瘤效应,为结肠癌的生物-化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影像学是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为影像解释的基础,以医学影像学、放射物理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为技术支撑,与口腔临床各门学科密切相关的桥梁学科。从建国初期的单纯的牙科放射学,逐步发展为口腔颌面放射学,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渐渐完善口腔颌面影像学,中国的口腔颌面影像学工作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影像资料库中的下颌恒磨牙CBCT影像资料863例,记录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①在55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中,独立远舌根和四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5.8%、51.4%,其中有48.1%第4个根管来自独立远舌根管。在双根牙中,93.9%近中根管是Ⅳ型,62.9%的远中根管是Ⅰ型。在三根牙中,94.4%的近中根管是Ⅳ型,98.6%的远颊根管和100%远舌根管是Ⅰ型。②在305例下颌第二恒磨牙中,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1.6%。在双根牙中,66.0%近中根管是Ⅳ型,92.3%的远中根管是Ⅰ型。结论:CBCT可评价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有4个根管,独立远舌根管的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二恒磨牙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根管治疗(root canal treatment,RCT)是目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它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和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愈合,进而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Natalie^[1]调查发现根管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97.1%的患者认为较拔牙而言,根管治疗是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管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牙髓及根尖周病最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提高根管治疗术的质量是提高患牙保存率的重要保证.影像检查是惟一能够记存的、贯穿根管治疗术始终的、直观的影像学资料.长期以来,临床常规使用的是根尖片.由于二维影像显示三维立体牙齿的局限,存在重叠、变形、失真等不准确现象锥形束CT以其低剂量照射、高分辨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的各个相关学科,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探讨锥形束CT在根管治疗诊疗计划中的临床应用,与根尖片比较了解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形态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采用X线片评估该牙根管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中国人下颌恒切牙300个,采用传统X线胶片和数字化X线片从唇舌向和近中远中向投照牙片,两名牙体牙髓专科医师同时观察牙片,判读根管数目、根管类型、根管钙化程度,并根据根管直径推测根管横切面形状。结果:下颌恒切牙有1个根管(67.89%)和2个根管(32.11%),唇舌向X线片双根管检出率(3.34%)明显低于近中远中向(32.11%)(P〈0.05)。根管类型按Vertucci分类,Ⅰ型67.9%,Ⅱ型11.4%,Ⅲ型18.1%,Ⅳ型0.7%,Ⅴ型1.0%,Ⅵ型1.0%。根管钙化率:1级为89.67%,2级为7.33%,3级为3.0%。根管横切面形状扁长形以根中1/3最高,达85.6%。结论: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形态复杂,临床上唇舌向X线片可能掩盖部分根管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RVG(radio visio graphy)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测量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解剖形态的相关数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70颗,牙齿发育完全、根尖完整,用RVG数字成像系统分别拍摄近远中向数字X线片,在图像上测量髓腔形态的相关数值。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颈部髓室的颊腭向厚度(4.34±0.49)mm,颊尖至颊侧髓角之间的距离(5.84±0.58)mm,腭尖至腭侧髓角之间的距离(5.95±0.56)mm;牙尖至髓顶的距离(7.62±0.75)mm,牙尖至髓底的距离(10.38±1.44)mm;髓室高度(2.98±0.98)mm;髓顶至根分叉的距离(7.67±1.79)mm,髓底至根分叉的距离(4.59±1.48)mm。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3.22±0.76)mm,2根管根中1/2之间的距离(3.71±1.43)mm,2根尖孔之间的距离(3.91±2.23)mm。结论:提供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解剖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骨细胞瘤 (osteoblastoma)又称骨母细胞瘤 ,常发生于长骨、脊椎骨及扁骨 ,发生于颌骨内者非常少见。为了提高对成骨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 ,本研究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1986~ 1999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 8例成骨细胞瘤 ,探讨其X线表现及特征。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中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15~ 34岁 ,平均年龄 19 6 2岁。发生于上颌骨 4例 ,下颌骨 4例。病理改变 :巨检时病变呈棕褐色沙砾感 ,血管丰富 ,容易出血 ,体积大时有囊性变。镜下见肿瘤由网状排列的骨样组织、骨组织及活跃增生的肿瘤性骨母细胞组成 ,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情况。方法 选择299颗离体下颌恒切牙,将15号K锉插入根管,唇舌向和近远中向采集数字化X线牙片图像,测量根管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以及弯曲长度,并根据弯曲角度和弯曲形状进行分类。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颌恒切牙根管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以及弯曲长度,唇舌向分别为5.28°±5.52°、16.19 mm±12.38 mm、4.10 mm±2.01 mm,近远中向分别为9.99°±5.84°、18.86 mm±9.71 mm、3.27 mm±2.39 mm。下颌恒切牙根管中直根管、轻度、中度、重度弯曲根管分别为15.7%、66.9%、16.7%和0.7%(P<0.05);直根管、单弯根管、双弯根管分别为7.7%、50.5%和41.8%(P<0.05)。结论 下颌恒切牙以弯曲根管为主,唇舌向弯曲程度大于近远中向弯曲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评价颌骨萌出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了正畸患者萌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萌出囊肿的认识.方法 用ChinView 6.1.3分析软件在3 182例正畸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上测量正在萌出牙齿的牙囊间隙的最大宽度,将经两位医师测量,其牙囊间隙都大于2.5mm的定为萌出囊肿.结果 在3 182例正畸患者中发现164例患者共有萌出囊肿277个.277个萌出囊肿中有208个发生在第三磨牙(75.09%),55个发生于第二磨牙(19.86%),发生于尖牙的9个(3.25%),发生于前磨牙2个(0.72%),囊肿含多颗牙的有3个(1.08%).结论 萌出囊肿在正畸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第三磨牙为好发部位,多发性萌出囊肿常表现为对称性,大多数萌出囊肿不影响正畸治疗,但囊性病损造成牙齿萌出障碍时,应结合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