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突与同期正颌手术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病变及牙颌面畸形的效果. 方法 于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治疗设计,术中行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髁突等关节区病变的处理、内镜辅助下肋骨-软骨移植和颏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 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于临床应用15例,所有患者同期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出血、神经损伤、受区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9~52个月,平均31.8个月,所有患者面容均显著改善,关节功能良好,且无关节区疼痛等主观症状,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术后张口度平均为33.6 mm,侧向运动度为0~6 mm. 结论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内镜辅助髁突重建同期正颌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进行卵圆孔穿刺的准确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3 名初学者分别对3 个尸头的双侧卵圆孔进行盲穿和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各5 次,以CT扫描结果作为金标准,测量穿刺针尖与卵圆孔前缘的距离,采用SAS 6.12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3 名实验者盲穿均未进入卵圆孔,针尖与卵圆孔前缘平均间距8~10.6 mm;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均进入卵圆孔,针尖与卵圆孔前缘平均间距2.68~3.54 mm,与CT比较误差0.59 mm,差异无显著性;盲穿与导航辅助穿刺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操作简便省时,可提高穿刺准确性,有助于避免重复穿刺和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颞下颌关节(tempom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的手术方法——关节盘锚固定术(discanchorage.DA)。方法: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间,对81例TMJID患者(81侧)进行了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将2枚锚固钉置于髁突后斜面下缘的内中、中外交界处,用锚固线固定关节盘。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MRI检查。术后进半流质饮食1周,并进行3个月的开口训练;对3-4周以上尚存咬合紊乱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牵引治疗。结果:术后MRI显示,77例(77侧)关节为优,1例(1侧)关节为良,有效率达96.30%(78/81);仅有3例(3侧)为“差”,占3.70%(3/81),对其进行二次开放性手术,其中1例(1侧)采用颞肌筋膜瓣关节盘置换手术,2例(2侧)行TMJ置换。结论:关节盘锚固定术的短期疗效良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TMJ I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339例下颌骨髁突骨折回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339例(461侧)髁突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收集339例髁突骨折病例资料,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等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好发于18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1.73∶1;摔伤为主要病因,囊内骨折219例(310侧),占67.24%;常见的合并伤是颏部骨折,占24.48%。结论:髁突骨折好发于男性,以单侧多见,摔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建立兔颞下颌关节囊内黏连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手术暴露16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9.5mm向前牵引至40mm,达1.20N的牵引力,并将其固定于眶骨上制备的小孔中。术后分期进行MRI和内镜检查,确定有、无关节盘移位和黏连形成,随后处死动物取关节标本,以备光镜、电镜研究。结果:所有兔的下颌骨均不同程度地偏向对照侧,且伴有前牙的斜向磨耗。MRI证实,所有关节盘均出现了前移位,部分动物模型的实验侧关节上腔内有黏连带形成。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建立颞下颌关节囊内黏连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三维CT头影测量分析,探讨保存髁突软骨在生长期山羊囊内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个月龄山羊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4),实验组双侧髁突造成囊内骨折并同期行手术复位固定,一侧保留髁突软骨,另一侧切除髁突软骨。术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行头颅CT扫描,采用SimPlant11.2软件进行髁突高度的三维测量,通过SAS 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下颌支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保留髁突软骨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下颌支的平均高度为(51.85±1.67)㎜和(56.25±4.49)㎜,切除髁突软骨组为(45.18±1.31)㎜和(46.59±1.66)㎜,对照组为(51.52±1.95)㎜和(56.19±3.38)㎜。其中,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切除髁突软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复位固定生长期髁突囊内骨折时,保存髁突软骨不会影响下颌支生长发育;破坏髁突软骨则导致下颌支生长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7.
关节旁黏液瘤是一种来源于腱鞘、韧带等关节旁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目前未见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旁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TMJ旁黏液瘤,其体积巨大并累及髁突前内侧的颞下间隙。采用经髁突及盘前附着进路摘除肿瘤。术后随访2.5 a,患者无不适主诉,无颌面部畸形和开口受限,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未复发。经髁突及盘前附着进路不仅保存了正常TMJ的结构和功能,还利于完整摘除肿瘤,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CAD/CAM技术设计个体化人工全颞下颌关节,通过全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病,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例女性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年龄分刖为53岁和60岁。术前经MRI等检查发现严重的关节盘及髁突病变,开口度分别为2.0cm和1.8cm,均表现有明显的关节疼痛。2例患者均采用TMJ Concepts公司的个体化人工颞下颌关节全关节置换术。结果:成功完成了2例3侧颞下颌关节的置换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关节疼痛在术后2周后逐渐缓解。6个月后开口度分别为2.7cm和2.9cm。术后口颌功能改善良好。结论:人工全颞下颌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个体化设计可为人工关节发挥良好功能提供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在不断扩大,疗效在不断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降低;手术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传统的闭合性治疗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需要遵循3个原则:即正确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固定和最小的损伤。作者就髁突骨折的分类、手术适应证、手术进路、固定方法以及术中术后的若干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羊髁突囊内骨折坚强内固定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内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内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