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agate,MTA)牙髓切断术与Vitapex牙髓摘除术治疗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深龋患儿108例,共计患牙224颗。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牙髓切断组(119颗患牙)和牙髓摘除组(105颗患牙),分别采用MTA牙髓切断术和Vitapex牙髓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6、12、18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治疗成功率评价。结果 随访患者共92例,共计患牙192颗,其中牙髓切断组患牙101颗,牙髓摘除组患牙91颗。术后6、12、18个月牙髓切断组治疗效果均优于牙髓摘除组;比较术后18个月两组治疗成功率发现,牙髓切断组治疗成功率(90.10%)高于牙髓摘除组(7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0,P = 0.04)。结论 相较于Vitapex牙髓摘除术,MTA牙髓切断术治疗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磨牙的短期疗效更好,推荐临床医生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向2011年11月.2012年3月间前来第四军医大学121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002名初、复诊患儿家长解释DGA后由家长完成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ll.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家长对DGA的接受度采用相对数形式统计,利用X^2检验明确不同因素是否影响家长对DGA的接受。结果:儿童口腔治疗常见的行为诱导方法中,家长对DGA的熟悉程度较低,仅有6.69%的家长听说并对其有所了解。在医生提出建议时,20.76%的家长会接受该技术,61.98%的家长担心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分别有超过33.33%的家长认为全麻技术会对患儿大脑及身体发育产生影响。经统计学分析,家长对DGA的接受度与家庭月收入,家长最高学历及地域因素有关P〈0.05)。结论:DGA在国内儿童口腔医学领域是一种新兴牙科行为诱导技术,患儿家长对其了解较少,接受度普遍偏低。医生在选择该方法时应做好解释工作并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生理性根吸收不同阶段的乳牙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生物学特性,检测其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为解释生理性根吸收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处于不同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乳牙PDLSCs(未吸收、中度吸收、重度吸收)与恒牙PDLSCs;采用流式细胞术、MTF实验比较各组PDLSCs的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成骨、成脂诱导与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Real—timePCR检测各期PDLSCs成骨成脂相关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PDLSCs的RANKL、OPG与FasL表达。结果:所分离获得各组乳牙PDL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分子,与恒牙PDLSCs相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其中,重度吸收组乳牙PDLSCs与其它组相比成骨能力最强、成脂能力最差。不同根吸收时期的PDLSCs差异表达RANKL、OPG与FasL蛋白。结论:不同根吸收时期乳牙PDLSCs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RANKL、OPG与FasL的差异表达可能对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形成与凋亡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前磨牙,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Cs。通过Western blot法筛选尼古丁影响hPDLCs自噬的最佳作用时间及浓度,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该作用时间及浓度下hPDLCs自噬体形成情况和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LC3Ⅱ蛋白表达在尼古丁作用的12 h内持续升高,从而确定12 h为最佳作用时间;LC3Ⅱ蛋白表达上调具有尼古丁浓度依赖性,1×10-5 mol·L-1为尼古丁最佳作用浓度。TEM和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尼古丁在此浓度及作用时间下hPDLCs细胞质内自噬体的数量增加,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升高。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尼古丁能够上调hPDLCs自噬水平,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自噬与吸烟相关牙周炎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agate,MTA)牙髓切断术与Vitapex牙髓摘除术治疗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深龋患儿108例,共计患牙224颗。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牙髓切断组(119颗患牙)和牙髓摘除组(105颗患牙),分别采用MTA牙髓切断术和Vitapex牙髓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6、12、18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治疗成功率评价。结果 随访患者共92例,共计患牙192颗,其中牙髓切断组患牙101颗,牙髓摘除组患牙91颗。术后6、12、18个月牙髓切断组治疗效果均优于牙髓摘除组;比较术后18个月两组治疗成功率发现,牙髓切断组治疗成功率(90.10%)高于牙髓摘除组(7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0,P = 0.04)。结论 相较于Vitapex牙髓摘除术,MTA牙髓切断术治疗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磨牙的短期疗效更好,推荐临床医生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无症状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磨牙的牙髓治疗的选择进行调查并分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2月向不同地区452位口腔全科及儿童口腔专科医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χ2检验明确不同因素对医生选择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343名样本人群中,深龋机械性露髓患牙治疗时仅有131名(38.19%)医生选择牙髓切断术,212名(61.81%)选择牙髓摘除术。医生的选择与其从事儿童口腔诊疗工作的时间及所在城市的经济因素有关(P<0.05)。选择牙髓切断术的医生中,87.78%的人认为牙髓切断术可以保存部分活髓,进而维持乳牙牙根的正常吸收,对继承恒牙的影响较小;选择牙髓摘除术的医生中,有172人(81.13%)认为该类患牙的牙髓状态不易判断,进行牙髓切断术后失败率较高。结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内口腔医生对于深龋机械性露髓乳牙的治疗普遍采用牙髓摘除术,牙髓切断术的普及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N100、F2000、Z350 3种牙色材料修复大鼠磨牙V类洞边缘微渗漏及充填后牙髓反应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N100、Z350、F2000组及对照组,麻醉下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邻面制备V类洞,分别用N100、Z350和F2000充填,对照组不充填;分别于术后8 d和30 d取上颌第一磨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牙体组织间微间隙,HE、革兰染色光镜观察充填后牙髓反应和细菌染色。结果:N100微间隙为(1.09±0.83)μm,Z350为(5.02±0.33)μm,F2000为(9.08±2.73)μm,N100与F20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术后8 d,9颗牙(空白组2颗、N100组2颗、Z350组3颗、F2000组2颗)出现轻度牙髓炎症反应,2颗牙(空白组1颗、F2000组1颗)出现中度牙髓炎症反应,13颗牙(空白组4颗、N100组2颗、Z350组3颗、F2000组4颗)牙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术后30 d,样本牙髓组织和炎细胞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F2000组炎细胞反应及硬组织形成多于N100和Z350组(P<0.05),N100组和F200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破坏和细菌染色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100和Z350边缘封闭效果相对较好,充填后牙髓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诊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含漱聚维酮碘含漱液,10mL/次,含漱10 s后弃去,4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d。两组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牙周菌斑指数评分(PLI)、出血指数评分(BI)、牙龈指数评分(GI)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牙龈水肿、牙齿松动、咀嚼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PLI、BI、G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IL-6、IL-1β、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牙周状态,并能促进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乳牙牙髓干细胞(DDPSCs)通过α7亚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对破骨分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和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根吸收不同时期DDPSCs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7nAChR、RANKL、OPG的表达及其比值差异,以及阻断α7nAChR后RANKL、OPG的表达及其比值变化.结果:α7nAChR表达及RANKL/OPG比值在根吸收中期DDPSCs中明显升高(P<0.05).阻断α7nAChR后,RANKL/OPG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α7nAChR通过上调自身表达,参与对RANKL/OPG的调节,影响DDPSCs的破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究左西孟旦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观察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健康清洁级ApoE-/-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左西孟旦(2 mg/kg)组、左西孟旦(2 mg/kg)+脂多糖[LPS,2 mg/kg,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组,每组15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取15只健康清洁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ip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4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变化与纤维化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全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动脉M1型标记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M2型标记蛋白分化群206 (CD20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主动脉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1(Arg-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TLR4与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 k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伴随大量纤维化(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上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病理现象减轻,斑块面积显著减小,纤维化程度显著变小(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而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下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LPS联用基本抵消左西孟旦对上述病理现象的改善作用。结论 左西孟旦能够抑制TLR4的表达,阻止下游NF-κB信号途径的激活,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