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双重牙列修复这三种保守修复方法在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结合100例唇腭裂患者保守修复的治疗经验,讨论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保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和颌面外观,修复口鼻瘘,改善发音,同时获得心理康复等。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选择好适应症后,保守性修复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套筒冠固位赝复体修复技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例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利用右侧下颌第二磨牙及左侧下颌第一、二磨牙套筒冠做固位体,制作固定与活动联合的赝复体。结果:套筒冠赝复体能够在患者口腔中自如就位,恢复患者的咀嚼、语音功能及面部外形,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利用患者的余留牙制作套筒冠固定-活动联合赝复体修复的方法是可行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唇腭裂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基托设计的双重牙列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和语音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选择6例腭侧孔腔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分别给予双重牙列修复,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的双重牙列,另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并在腭侧作基托,覆盖孔腔和隐裂。分别在初戴前及初戴后、初戴1个月后行咀嚼效能和语音测试,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种设计方式的双重牙列初戴后,1个月咀嚼效能显著提高(P<0.01),被检敏感音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2共振峰(F2)和第3共振峰(F3)上(P﹤0.05)。2种设计之间比较,咀嚼效能和语音检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种设计方法均可显著提高咀嚼效能,改善语音功能。唇腭裂患者如腭侧孔腔很小,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不必行腭侧基托设计,语音、咀嚼效能和美观同样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单侧上颌骨缺失修复后咀嚼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的咀嚼效率。方法采用吸光度法,分别测定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初戴赝复体1周、1个月、3个月后,与初戴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0.635,P=0.002),初戴1个月后咀嚼效率提高了59.98%。结论对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并在1个月后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在修复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HE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修复要点。方法:1例HED导致全口牙列缺失,进食困难、自觉容貌苍老的儿童患者,常规完成全口义齿,3年内追踪观察、更换义齿。结果: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良好,恢复部分咀嚼功能,至两年半时出现下颌前伸,义齿呈反牙合形式,重新全口义齿修复。结论: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应早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外貌、发音和咀嚼功能,同时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套筒冠覆盖义齿在修复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利用余留畸形牙作为基牙,设计套筒冠内外冠,外冠与活动义齿连成整体,制作简易套筒冠覆盖义齿。结果:简易套筒冠覆盖义齿在固位、美观、咀嚼等功能上优于传统的活动义齿,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简易套筒冠覆盖义齿在修复先天性牙列缺损的病例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试图修复唇腭裂患者的牙列,以恢复他们的美观、咀嚼和发音功能。方法 用双重牙列修复的方法对23例唇腭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全部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双重牙列是唇腭裂患者比较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体会。方法:50例因上颌骨肿瘤行单侧上颌骨切除病例,于术后3-6月进行中空式传统硬质树脂阻塞器修复。结果:患昔的咀嚼功能提高,发音清晰,鼻音明显减轻,进食时鼻漏明显改善,手术侧塌陷改善,恢复正常面部外形,赝复体的蒯位和稳定性良好。结论:赝复体能明显改善单侧卜颌骨缺损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全上颌口内数字化印模的准确度。方法 用口内扫描仪获得28名志愿者的上颌数字化印模,同时制取传统印模并灌注石膏模型,将台式激光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获得的3D图像作为参照模型。利用Geomagic Qualify 1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应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腭部软组织与全牙列数字化印模的准确度是否有显著差异。ANOVA和LSD检验分析不同牙列宽度或腭穹窿高度分组间数字化印模的准确度差异。结果 软组织数字化印模正确度为(131.70±35.50)μm,精密度为(54.51±10.87)μm;全牙列数字化印模正确度为(77.95±13.86)μm,精密度为(58.88±11.51)μm。腭穹窿高度对腭部软组织数字化印模的准确度无明显影响(P>0.05),而牙列宽度对全牙列数字化印模的精密度有影响(P=0.02)。结论 口内扫描用于获取全上颌数字化印模是可行的。全上颌数字化印模能否满足临床要求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精密附着体修复颜面颌骨复杂缺损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在修复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例颜面颌骨复杂缺损患者,通过设计固定连冠并带有杆式联合按扣式附着体的支架,完成牙列同时伴鼻、上唇全缺损及相应区域部分颜面部缺损的赝复体修复。用万用测试机测试赝复体的固位力。结果:患者容貌恢复较好,咀嚼功能正常,发音清晰。固位力测试达40N。结论:精密附着体在修复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