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总结 1983年 6月~ 1998年 6月 1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保留回盲瓣结肠 -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伤口感染 1例 ,骶前感染 1例。随访 11例 ,随访时间 1~ 16a。 2 4h排便中位数为 7次 (6~ 11次 /2 4h)。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保留回盲瓣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剪刀股多糖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剪刀股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剪刀股多糖提取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剪刀股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剪刀股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9、6、3 mg/10g(体质量)每天的剂量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0.3 m L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7天,分别于第0、3、9、15、21、27天测小鼠的血糖和体质量。结果:剪刀股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20∶1,提取150(50×3)mi n。剪刀股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9.64%,RSD为0.87%。给药27天,剪刀股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糖显著降低,体质量显著升高。结论:剪刀股中多糖含量较高,剪刀股多糖能较明显降低小鼠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消瘦症状。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造成数万人感染,各地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中,儿科临床营养不仅在母乳喂养、营养液配制、人员及环境管理等感染防控环节中面临前所未有的高风险,而且也亟须对感染儿童设计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本文提出疫情下儿科临床营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衰退,并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超声检查结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附睾腺瘤样瘤的大体、镜下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分析相关超声学检查结果并进行讨论。结果9例附睾腺瘤样瘤直径0.5cm~5.9cm,形态学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形成细小腔隙或腺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并不同程度地伴有平滑肌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衬覆上皮Calretinin、MC及AE1/AE3、Vimentin阳性,EMA有5例阳性表达(55.6%),SMA、CEA、CD34、IA2A、S-100、NF等均阴性,腺瘤样瘤须与血管瘤、平滑肌瘤、转移癌以及神经纤维瘤等进行鉴别;超声表现类似平滑肌瘤,呈低回声或等回声非均质结节。结论腺瘤样瘤不常见,好发于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统,临床及超声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支持其为间皮来源肿瘤,生物学行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特殊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生于腹膜后及肾周者尤其少见。临床容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炎,异位胸腺瘤等疾病。本病主要靠组织病理学诊断,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9.
耳鼻咽喉科教学中PBL法与LBL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采用部分PBL法与单纯LBL法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将235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PBL+LBL法;对照组采用单纯LBL法。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并评估。结果:大多学生认为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等方面PBL+LBL法都优于单纯LBL法;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部分PBL法的整体教学效果要优于单纯的LBL法,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耳免疫反应过程TNF-α/TNFR1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 选用雌性白色豚鼠4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9只,对照组16只,以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全身免疫后,实验组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对照组内耳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分别在内耳免疫术后1、3、5、7和14 d处死动物,取内耳免疫侧耳蜗做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内耳TNF-α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内耳TNFR1 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TNF-α蛋白表达阴性.实验组除内耳免疫第1天Corti器、侧壁和螺旋神经节与内耳免疫第3天侧壁外,其余切片都有TNF-α蛋白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TNFR1 mRNA表达阴性.实验组除内耳免疫第1、3、5天Corti器外,其余切片均有TNFR1 mRNA阳性表达,TNFR1 mRNA原位杂交染色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TNF-α/TNFR1是调节内耳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