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 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男6例,女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1-26个月,无1例脱位复发,CT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髌骨适合角( congruence angle CA )、髌骨倾斜角,记录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髌骨适合角:术前为8.86±1.75,术后为1.27±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髌骨倾斜角:术前为12.53±2.45,术后为5.72±1.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69.71±3.02,术后为91.13±1.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椎体成形术( PVP)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96例患者,均采用标准的PVP手术,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服用补肾活血中药将其分为: A组48例为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中药+钙剂); B组48例为对照组(口服钙剂)。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骨密度来评价患者疼痛改善及骨质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疼痛均得到迅速缓解。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骨密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P <0.05)。组间比较发现,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但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 OD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同时,术后口服补肾活血中药可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骨质改善起促进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公鸡鸡冠作为血管瘤体外模型的可行性及经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后鸡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取6月龄健康农家养雄性鸡20只,编号1~20后,随机抽取编号分为A组和B组,A、B两组分别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A组向鸡冠内注射平阳霉素,B组向鸡冠内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比较第14天及第28天时两组鸡冠的外观及镜检下变化。结果A组鸡冠与B组鸡冠比较,最终鸡冠颜色变浅;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腔变窄,血管壁结构消失,毛血管数目变少,A组第28天时毛细管数为(14.40±1.14)条,B组为(57.40±1.51)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冠血管瘤模型经平阳霉素处理后有明显的外观及组织学变化,平阳霉素对治疗血管性病变有消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距骨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收治的58例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损伤性质(开放、闭合)、骨折损伤部位、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情况等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距骨坏死率与骨折的开放性、粉碎程度及骨折复位不良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与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及复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不良率与骨折复位不良及骨折部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骨骨折的损伤性质、损伤部位、复位情况是影响骨折术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距骨骨折本身创伤特点、手术时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有助于距骨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血管蒂跗骨瓣转位植骨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治疗的16例距骨颈患者,骨折按Hawkins分型:Ⅱ型10例,Ⅲ型4例,Ⅳ型2例,据骨折类型及粉碎部位分别采用前内侧、前外侧或联合入路显露骨折并复位,后外侧入路行空心钉内固定,切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或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局部转位植骨.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例出现距骨体缺血坏死.踝关节功能按Hawkins评定标准: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空心钉内固定结合带血管蒂跗骨瓣植骨治疗距骨颈骨折,骨折固定稳固,可早期活动,带血管蒂的跗骨瓣植骨有利于骨折愈合、降低骨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骨支撑术在复杂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先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通过其内支撑器作用,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的目的,然后行髓内针或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结果随访10~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40例,良2例,可3例。结论应用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来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操作简单,符合骨折治疗的微创-生物学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预防性自体髂骨植骨、注意针道护理、加强康复期指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8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4例闭合距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5.3岁。所有患者均采取双入路。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患者距骨骨折获得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2例,距骨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按Hawkins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9.2%。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使骨折固定更加坚固,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血管瘤( infantile hemangioma,IH) 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自 2008 年以来,普萘洛尔逐渐成为IH 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本文旨在阐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以便更合理安全地治疗IH。  相似文献   
9.
带腓浅神经小腿前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腓浅神经小腿前外侧筋膜皮瓣逆转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4例闭合距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5.3岁)。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患者距骨骨折获得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2例,距骨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按Hawkins疗效评价标准,本组患者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9.2%。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使骨折固定更加坚固,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