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5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根据AO分型:B1型19侧,B2型25侧,B3型1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3年,依据创伤髋关节Sanders评分:优45例,良8例,差2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三叶草钛板螺钉重建修复大粗隆,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0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重建大粗隆50例;三叶草钛板联合重建大粗隆58例.结果:96例随访6个月~4年;钢丝张力带重建组有4例发生克氏针滑出移位、钢丝松动或断裂,2例钢丝松动.三叶草钛板螺钉固定组无内固定松动发生,并发病少,并发症发生率不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叶草钛板螺钉固定重建大粗隆并一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是一种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期双侧全膝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病的Ⅰ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Ⅰ期双侧全膝置换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并用HSS评分系统分析。结果:手术优良率92.86%。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畸形矫正,功能改善。结论:选择合适病例,确保安全的前题下,Ⅰ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于仅有一侧腰腿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腰椎椎板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加压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出现一侧腰腿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对40例一侧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前后按日本骨科学会(JOA)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随访评分,计算治疗后的改善率和优良率;并按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 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优良率为88%。按Suk标准评定,38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符合确认植骨融合或可能融合,椎间融合率为95%。剩余2例患者在治疗后9个月随访时达到上述标准。提示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加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仅有一侧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的建立在高能量肢体创伤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1998-2007年收治的高能量肢体创伤患者86例,依据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类并结合ISS评分[1],将高能量肢体损伤分成3类,并根据类别实施相应的肢体修复与重建,对其治疗原则及方法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83例获得随访15~37个月,平均19个月.其中5例双下肢浮膝伤,骨折愈合后出现膝关节僵硬畸形、功能障碍,在取出内固定的同时行一次性关节松解,结合CPM机辅助锻炼,均恢复膝关节功能;另有5例骨折未愈合,经植骨处理后痊愈;其余骨性愈合时间5~16个月,平均7.5个月.下肢截肢3例,死亡3例,经尸检属多发骨折伴多发性脏器破裂衰竭,死亡率3.48%.[结论] 制定或建立高能量肢体创伤应急救治预案,采用Gustilo-Anderson分期及创伤指数ISS评分,能够将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分类,并进行科学有序的分期救治处理,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救治、降低死亡率、减少肢残率的目的,是创伤外科应该建全和完善的应急系统.  相似文献   
6.
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与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寻找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方法 56例股骨远端骨折,根据不同分型以及骨骺是否闭合,分别采用多根克氏针内固定16例,L形角钢板固定8例,AO-DCS螺钉固定12例,AO-髁支持钢板固定20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全部病例骨性愈合,2例出现膝内翻畸形,2例2次手术者膝关节活动障碍,2例骨折延迟愈合,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优39例,良11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89%。结论 多根克氏针内固定辅助石膏外固定适用于骨骺未闭合患者;AO-DCS螺旋钉可取代L型角钢板,适用于股骨远端A型骨折,对于B型骨折和C1型骨折,固定前需先辅以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碎块,AO-髁支持钢板适用于股骨远端各型骨折,尤其是C型骨折。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仅有一侧腰腿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腰椎椎板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加压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出现一侧腰腿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对40例一侧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前后按日本骨科学会(JOA)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随访评分,计算治疗后的改善率和优良率;并按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优良率为88%。按Suk标准评定,38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符合确认植骨融合或可能融合,椎间融合率为95%。剩余2例患者在治疗后9个月随访时达到上述标准。提示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加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仅有一侧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二期重建修复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13例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病例,男11例,女2例;年龄18~46岁.缺损最短8.0 cm,最长23 cm,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清创、伤肢股骨外固定、闭合创面.二期大段同种异体股骨段修复骨缺损并骨折内固定.[结果] 13例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无钢板离断,无异体骨骨折.按Kilmer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1],本组优4例,良5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69.2%.[结论]Ⅰ期清创,外固定;二期同种大段异体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的方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传统的Colles、Smith、Barton骨折分类,仅限于对骨折移位方向的描述,没有明确骨折的粉碎程度及累及关节面的情况,对桡骨远端骨折既不能作出一个全面的评估,也不能较好的指导治疗.因此目前临床工作中多采用AO分型.我科于 2004年1月~2007年10月诊治了73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O内固定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72例 80个骨折部位 ,据不同部位骨折情况分别应用交锁髓内钉、Lc—DCP、各种类型支持钢板、DHS和DCS按AO原则行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获 3~ 12个月的随访 ,平均 8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无并发症。结论 :AO内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成熟内固定方法 ,下肢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临床显示了明确的优越性 ,Lc—DCP为内固定的首选钢板 ,支持钢板、DHS、DCS是近关节并波及关节内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