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应用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入科评估,全面评价住院医师的各项临床能力,以期发现弱点,利于后续开展针对性培训。方法对2016年至2017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02名住院医师,在入科前设置6站式OSCE作为入科摸底考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至2017年OSCE总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在病史采集站及总成绩方面,2017年对比2016年考生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2017年基地规培住院医师在各考站及总成绩的平均分数均优于并轨硕士研究生,但除体格检查考站外。结论将OSCE应用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入科考试的总体设计是成功的。该考试能够全面评估不同来源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及弱点,对于后续的规范化培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Evans综合征是指同时或相继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较为常见的继发因素。现报道1例特发性Evans综合征病例,首次起病时排除了可能的继发因素,经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病情改善,1年后再次发病并最终确诊为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提示对于复发或难治性Evans综合征,应仔细筛查相关继发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此患者疾病复发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经过,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住院病历用药医嘱点评(简称病历点评),是对住院医师给患者用药合理性的科学评价。卫生部在2007年5月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中,制定了"处方评价表";在2010年3月颁布实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制定了"处方点评工作表"。明确了门诊处方点评标准,但对住院病历用药医嘱的点评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的、系统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在2010年3月颁布实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指出,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点评标准由医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我们经过将尽两年的时间,对住院病历用药医嘱点评(以下简称病历点评)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出了在目前的国情和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病历点评标准.  相似文献   
5.
6.
魏冲  柳涛 《北京医学》2013,35(2):157-158
患者 男,46岁,因"双手指、足趾增粗6个月"于2012年3月10日入院.患者2011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及双足趾末端增粗,指甲隆起,此后逐渐出现双手指、足趾各指节增粗及腕、踝关节肿大,无发红、疼痛、压痛、晨僵,关节肿大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踝关节处明显可凹性水肿.2012年1月就诊于外院,查免疫相关指标均为阴性;血沉88 mm/h;癌抗原125 (CA125)109.6 U/ml(0.01~35);双手正斜位X线片示左手中指、无名指远端指骨增粗,左手杵状指;尺桡骨、胫腓骨正位X线片示双侧尺桡骨、胫腓骨骨膜反应(图1);胸部CT示左肺门占位、左肺上叶斑片高密度影,纵隔内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示左上叶支气管黏膜慢性炎伴出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淋巴瘤细胞对单核细胞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化的影响以及TAM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获得初治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Transwell嵌套建立单核细胞与淋巴瘤细胞株HUT-78的共培养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TAM细胞CD68、CD163的表达,应用细胞计数法绘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曲线,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IL-10、VEGF的含量.结果表明,单核细胞与淋巴瘤细胞共培养后CD68、CD163、CD68&CD163(+)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升高程度未见显著差异,且二者的单核细胞及其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无直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患者细胞共培养组IL-10、VEGF水平明显低于单核细胞和淋巴瘤细胞单独培养组之和(P<0.05),而在健康志愿者无此现象.结论:淋巴瘤细胞能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在作用程度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未见显著差异.由患者单核细胞转化而来的TAM在共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类似M1型巨噬细胞,能有效抑制共培养体系中总IL-10和VEGF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伴MYD88 L265P突变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SMZL患者队列,将MYD88 L265P突变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野生型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WM)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本中心SMZL患者队列中,MYD88 L265P突变率为10.3%(7/68),与该基因野生型的SMZL患者相比,突变型均为老年患者(100.0%vs 56.3%,P=0.038),更易出现B症状(85.7%vs 42.1%,P=0.046),M蛋白阳性率更高(85.7%vs 46.2%,P=0.043)。而相较WM患者,SMZL患者淋巴结受累相对少见(28.6%vs 61.3%),无高黏滞症状,M蛋白阳性率较低(85.7%vs 100.0%),且约1/3为非IgM型M蛋白。结论伴MYD88 L265P突变的SMZL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确诊需依据典型的形态学结合免疫分型/免疫组化,确诊困难的患者进一步检查7q31缺失、IGHV突变状态、NOTCH2和KLF2突变有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65岁。因反复淋巴结肿大5年余, 肌酐升高6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明确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经历多线、多种抗肿瘤药物治疗, 包括细胞毒化疗、表观调控药物西达本胺和阿扎胞苷、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靶向CD20的利妥昔单抗和靶向CD30的维布妥昔单抗。肿瘤虽得以稳定, 但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多种病毒激活(包括BK病毒、JC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相应靶脏器损伤(多瘤病毒肾病、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通过暂停肿瘤治疗以降低免疫抑制, 并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 血病毒载量下降, 脏器功能得以稳定。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临床医师, 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 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毒感染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魏冲  李国平 《海南医学》2016,(11):1827-182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其主要特征,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起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Lyn激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正面和负面调节细胞信号的双向作用。此外,Lyn激酶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Lyn激酶可能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