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胎儿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DSM)的产前超声与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胎经产前超声及MRI诊断为脑中线处DSM胎儿,并与引产尸检结果对照,观察中线处DSM的产前影像学特征。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3胎DSM,其中1例合并血栓形成;5胎均表现为中线处囊性回声肿物,其中4胎于扩张的静脉窦内见云雾状细密点状回声;合并血栓者于囊性回声区内见高回声团块,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产前MRI诊断5胎均为DSM,其中2胎合并血栓形成;4胎主要表现为中线处窦汇区三角形或楔形瘤样扩张,并向邻近上矢状窦后部延伸,T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2WI多呈低信号,合并血栓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绕。5胎均接受引产,1胎尸检见胎儿上矢状窦偏后部及窦汇区呈瘤样扩张及血栓形成。结论 胎儿中线处DSM具有典型产前超声与MRI表现;产前超声不能除外胎儿DSM时,建议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肝脏血管瘤的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肝脏实性肿块且产后证实为肝脏血管瘤的患者15例,分析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并追踪其预后。【结果】15例病例中13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肝内血管瘤,2例误诊为肝母细胞瘤(其中1例引产、1例活产分娩),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6.7%(13/15)、误诊率为13.3%(2/15);15例中2例为高回声、1例为等回声、5例为低回声、7例为混合回声;15例中13例活产分娩、2例引产,13例活产婴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2例引产胎儿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经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13例活产婴儿均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期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6~36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有一定特点,但是缺乏特异性,产前超声对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肝血管瘤患儿经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出生胎龄33+0 ~41周+6新生儿侧脑室径线参考值, 讨论各指标的影响因素, 评估各指标的可靠性, 预估各指标外科干预的界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至8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出生或就诊, 出生胎龄33+0 ~41周+6且7日龄内的新生儿。应用超声获取其脑室指数(ventricular index, VI)、侧脑室前角内径(anterior horn width, AHW)、丘-枕距(thalamo-occipital distance, TOD)、侧脑室体部内径(ventricular height, VH)的测量值, 建立各指标的参考值和外科干预界值。采用分位数回归估计各指标与连续协变量(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各指标中位数在不同分类协变量(男/女、左/右侧侧脑室、阴道分娩/剖宫产、单胎/多胎)组别之间的差异。使用双向混合模型、绝对一致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价组内一致性;使用双向随机模型、绝对一致性计算ICC评价组间一致性。ICC<0...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产前三维超声表面重建模式在胎儿尿道下裂的成像特点,探讨三维超声对胎儿尿道下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尿道下裂胎儿的三维超声成像特点,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或引产后临床追踪结果对照,对比分析其二维及三维超声表面重建模式声像图特征。结果47例尿道下裂胎儿经临床追踪,产后及引产后观察或解剖确诊46例,准确率97.87%(46/47);误诊1例,误诊率2.13%(1/47)。结论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模型能提供胎儿尿道下裂更多的细节图像和信息,对胎儿尿道下裂的诊断有指导价值,可提高产前诊断胎儿尿道下裂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超声方法观察胎儿眼球横径、周长、截面积及眼距的生长规律及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从接受胎儿超声系统筛查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龄13~40周胎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988例进入样本库,在常规检查后对其胎儿眼球横径、周长、截面积及眼距进行测量,按孕龄分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胎儿眼球横径、周长、截面积及眼距在13~40周中随孕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线性相关(r=0.87~0.92,均P〈0.01);左、右眼球横径、周长及截面积在各孕周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儿眼球横径、周长、截面积与孕龄呈正相关,超声检查为评价胎儿眼部发育情况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胎儿眼距正常参考值的确立,有助于检查出胎儿眼距过宽或过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中心就诊的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临床处理和妊娠结局。结果 23例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纳入研究,其中8例行期待治疗,分娩4例,分娩孕周为36~39周,1例引产,3例随访中。4例行射频消融减胎术,1例孕32周分娩,1例因骨骼发育异常终止妊娠,2例随访中。11例直接终止妊娠。随访者泵血胎均生长发育良好,分娩新生儿随访未见不良结局。结论 TRAP分期用于临床评估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病情、评价有无宫内干预指征,简单有效。临床医师和超声医师应加强对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认识,重视早中孕期发现的双胎之一死胎,提高早期诊断率。期待治疗的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者终止妊娠时机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对肾积水胎儿的肾血管定量分析预测其出生后肾功能的适用性。方法 110例正常对照组胎儿及41例肾积水胎儿都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然后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VOCAL计算出所有胎儿肾血管指标既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血流比值(VFI),并运用肾血管指标对胎儿肾脏的肾血管及血流量定量分析。产后随访追踪获得新生儿肾功能结果,并将追踪结果与肾血管及血流量定量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该研究包括110例肾脏形态正常胎儿和41例肾积水胎儿。11例(26.8%)肾积水胎儿的肾功能下降。与出生后肾功能正常的肾积水胎儿相比,出生后肾功能下降肾积水胎儿的VI和VF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30,均P<0.05)。结论肾功能下降胎儿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肾血管指标(VI和VFI)显著低于正常肾功能胎儿。  相似文献   
10.
骆迎春  章鸣  周启昌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18-1520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误诊及漏诊病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超声科检查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追踪结果对照,提高超声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结果在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中,62例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有7例未发现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赘生物假阴性患者)。其余2例为误诊。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阳性率97.2%(69/71),赘生物超声漏诊率为9.9%(7/71),误诊率为2.8%(2/71)。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准确率高,对3mm以上的心内赘生物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