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鼠牙髓干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群  吴补领  周学东  林媛  王冀姝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18):1643-1646
目的 :分离、培养小鼠牙髓干细胞并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酶消化培养法获得小鼠的单个牙髓细胞悬液 ,细胞密度调整为 1× 10 4/孔细胞 ,用 2 0 0mL·L -1胎牛血清的α MEM培养液培养 14d ,挑出细胞克隆消化传代 ,TGF β、BMP2 、bFGF细胞因子诱导 ,PCR检测DSPP的mRNA的表达 .结果 :小鼠牙髓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克隆形成率为 1.6 -2 .5个 / 10 4细胞 ,所形成的集落细胞结合紧密 ,细胞体积小、胞核大 ,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细胞表达DSPP的mRNA .结论 :培养的小鼠牙髓集落状生长的细胞具有干细胞增殖快等特性 ,细胞因子可诱导小鼠牙髓干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2.
周鹏  李军锋  秦红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20):1828-1831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淋巴结c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分析所获得的阳性克隆 .结果 :从 6× 1 0 7个克隆中共获得 1 2个不重复的阳性克隆 .经序列分析 ,得到 3个有意义的基因 ,分别为人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多肽G(SNRPG)、癌基因Vav和人微球蛋白 1 (MCRS1 ) .结论 :从筛选到的这 3个分子的定位与功能来看 ,MINT分子的N端片段可以与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 (snRNPs) ,Vav,MCRS1和RBP Jκ等相互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调控细胞周期 ,并可能影响RNA的加工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 目前已分离培养出多种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同时, 人们亦发现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十分相似, 继而推测肿瘤是干细胞分化增殖失调而产生的异常组织, 并提出了肿瘤发生的干细胞学说 [1]。近期的研究已从血液系统肿瘤、乳腺癌及脑部肿瘤中初步分离出肿瘤干细胞 [2-5], 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 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观念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四十多年前, 研究者就发现了它们可能存在的迹象。当时观察到只有 1%的白血病细胞可以在培养皿中生…  相似文献   
4.
Notch信号途径参与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调节。 RBP-Jκ是 Notch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分子 ,RAM7是近年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发现的与 RBP-Jκ相互作用的蛋白。本实验表达 RAM7C-末端 60 k D的多肽片段 ,并制备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 ,检测 RAM7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结果显示 :RAM7主要呈细胞核染色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 ;尾壳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室周核等核团内没有 RAM7阳性神经元 ,但存在着一定数量的 RAM7阳性神经纤维 ;另有相当多 RAM7胞浆染色的细胞和神经元以及一些胶质细胞 ,局限在脑室和脑室周围的神经组织中。RAM7分子的分布对其可能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然角蛋白自身反应性B细胞亚群及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天然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的亚群及解剖定位,初步分析其分泌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能力。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腹腔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亚群。将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后,用ELISA分析AKautoAb的滴度,用ELISPOT法分析分泌AKautoAb的B细胞数。结果:腹腔中几乎所有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均为B-1a细胞,脾脏中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以边缘带B细胞为主。腹腔细胞中分泌AKautoAb的细胞数显著多于脾细胞,其培养上清中AKautoAb的滴度显著高于脾细胞。结论: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存在于3个成熟B细胞亚群:B-1细胞、滤泡B细胞和边缘带B细胞,其中CD5 的B-1a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AKautoAb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大量重组大鼠β细胞素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大鼠肾组织中扩增534bp的β细胞素基因片段,并按读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rBT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在IPTG诱导下表达β细胞素蛋白,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0000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30%。表达的目的蛋白与抗His标签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结论:大鼠β细胞素基因在PET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蛋白复性后能有效地促进NIH3T3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7.
兔BK通道β亚基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小鼠制备抗兔BK通道β亚基的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β亚基融合蛋白。以从PAGE凝胶上切下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用RT-PCR扩增出约300bp的兔BK通道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的序列与已发布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骼肌BK通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在E.coliDH5α成功地表达Mr约为37000GST-β亚基融合蛋白。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针对GST-β亚基融合蛋白的抗血清,不仅可特异性地识别GST-β,也可识别源于兔组织的β蛋白。抗血清的最高滴度达1∶128000。结论:克隆了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并成功地获得可特异性识别新西兰大白兔BK通道β亚基的高滴度抗血清,为BK通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KyoT2与KyoT2结合蛋白 1(KyoT2 bindingprotein1,KBP1)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 (recombinationsignalbindingprotein Jκ ,RBP J)介导的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GST pulldown、体内免疫共沉淀、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和报告基因实验证实 ,KBP1与KyoT2之间存在物理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结果 :体内和体外证实 ,KBP1与KyoT2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转录活性分析实验显示 ,过表达KBP1可拮抗RING1对RBP J介导的转录的抑制效应。结论 :KBP1可通过与RING1竞争结合KyoT2而间接参与对Notch信号途径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近来 ,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多例成人膈疝修补术的麻醉。现将我们记录完整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6岁 ,体重 76kg。ASAⅡ级。病人主诉 1年前因活动后心悸 ,呼吸急促。X线报告 :膈疝 ,近几个月来症状加重 ,进食后返酸 ,消化不良。CT报告 :左胸腔内有胃、脾、小肠、结肠等腹腔器官 ,纵隔右移 ,气管右移 ,左肺下叶不张。心电报告 ,窦性心律 ,电轴正常 ,低电压 ,T波变化不正常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麻醉前检查 :病人精神状态佳 ,营养状态良好 ,屏气试验<30s ,气管明显右移 ,心脏听诊心律齐 ,各瓣口未闻及杂音 ,心率 96次 /…  相似文献   
10.
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人 TNF-α单链抗体 (Sc Fv) ,并分析它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 .方法 在获得抗人 TNF-αE6 Sc Fv的基础上 ,用热诱导载体 p BV2 2 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E6 Sc Fv蛋白 .EL ISA测定抗体的结合活性 ,实时 BIA技术确定亲和常数 ,L 92 9细胞毒试验分析其中和活性 .结果 克隆了抗人 TNF-α E6 Sc Fv基因的热诱导载体 p BV2 2 0在大肠杆菌中 ,经42℃热诱导 ,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2 70 0 0的重组蛋白质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18% .对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E6 Sc Fv进行了复性和亲和层析纯化 ,并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