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常人表皮细胞老化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体外增殖与老化规律 ,为选择合适的组织工程化皮肤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 取正常年轻人表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以不同代龄细胞为实验对象 ,采用形态学观察、群体倍增时间(PDT)、免疫细胞化学及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等一系列方法 ,检测表皮细胞老化规律。 结果 体外单层培养 9代 ,P2 (第 2代 )的PDT最短 ,前 5代增殖能力较强 ,P5(第 5代 )以后PDT明显延长 ,P8细胞不再增殖 ;随着细胞的连续传代培养 ,SA β Gal表达呈现从弱 (在年轻细胞中占 9% )到强 (在老化细胞中占 6 5 % )的趋势。 结论 体外培养第 1~第 5代表皮细胞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
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正常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以不同代次的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各代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 45代以内的细胞生长较迅速,45代后的细胞生长逐渐缓慢,65代细胞几乎无增殖趋势。40代以内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41—65代细胞出现核膜内折,细胞核/浆比例减小,细胞表面突起和微绒毛减少。结论 各代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程度不同。41代后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腹部肿胀吸脂术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科过去几年进行手术的上下腹部吸脂病例,肿胀麻醉,分层去脂后,放置引流.加压包扎1-3个月。结果随访1-2年,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肿胀麻醉特别适用于肥胖伴有中度皮肤松弛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口腔溃疡 65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5例中男性 34例 ,女性 31例 ;年龄 5~ 60岁 ;病程 2个月~ 1 2年。其中单发者 2 5例 ,多发者 4 0例 ;溃疡直径多在 2~ 6mm之间 ,最大者达 1 0 mm,均经多种方法治疗 ,效果不佳。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氦氖激光照射 ,照射功率 2~ 5mw,波长 632 8A,照射距离 4 0~ 70 mm,光斑直径 1 .5mm。直接照射溃疡面 ,每处照射 30 min,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要调畅情志 ,注意口腔卫生 ,忌食烟酒辛辣之品。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痊愈 :治疗 1个疗程之内 ,溃…  相似文献   
5.
火针治疗乳癖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癖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多表现为乳房出现肿块 ,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 ,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与皮肤无粘连 ,推之可移动 ;经前 3~ 4日肿块疼痛、增大 ,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肿块变小。近几年来笔者以火针疗法治疗本病 3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 2例均为女性 ,年龄 1 8~ 4 5岁 ;病程 6个月~ 5年 ;肿块 0 .7~ 2 .5cm,均经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后 ,选用中号粗火针 ,以酒精灯外焰烧至发红 ,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肿块 ,将烧红的针向肿块中心及周边快速点刺 ,不留针 ,出针后 ,立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不同代次人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及对EGF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将正常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以不同代次的细胞为实验对象 ,应用RT PCR、3 H TdR掺入量测定等方法对不同代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随细胞代次的增加 ,Ⅰ、Ⅲ型胶原mRNA含量逐渐降低 ,3 H TdR掺入量降低 ,EGF促进P10 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 ,对衰老成纤维细胞 (P60 )无生长增殖的调控能力。结论 为建立人成纤维细胞衰老模型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仰卧,以1%地卡因滴眼3次,抽取溶解好的平阳霉素1mg/ml,行胬肉颈部结膜下注射,根据胬肉大小不同,每次注射0.1~0.3ml,7d注射1次,4次为1疗程。结果 本组翼状胬肉936例1038只眼,随访6个月~4年,治愈1022眼,治愈率98.45%,复发16眼,占1.54%。结论 复方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疗效可靠,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瘢痕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不健全组织。瘢痕不仅破坏了体表美,还可妨碍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畸形。我院应用得保松瘢痕内注射治疗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表皮细胞体外增殖与老化规律,为选择合适的纽织工程化皮肤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 取正常年轻人表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以不同代龄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群体倍增时间(PDT)、免疫细胞化学及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一系列方法,检测表皮细胞老化规律。结果 体外单层培养9代,P2的PDT最短,前5代增殖能力较强,P5以后PDT明显延长,P8细胞不再增殖;随着细胞的连续传代培养,SA-β-Gal表达呈现从弱(在年轻细胞中占9%)到强(在老化细胞中占65%)的趋势。结论 建立了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细臆的衰老模型,第1-5代表皮细胞(拱者年龄16~18岁)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单独及联合应用对立体培养软骨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和表型、黏多糖含量及Ⅱ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兔第二代软骨细胞于藻酸钙凝珠中,分别加入IGF-Ⅰ、TGF-β2及IGF-Ⅰ+TGF F-β2进行立体培养.HE、甲苯胺蓝染色测软骨细胞形态、胞外基质变化;阿尔新蓝法测黏多糖;免疫组化法测Ⅱ型胶原及表型;Woessner法测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细胞形态及表型的维持、增殖速度、黏多糖及Ⅱ型胶原含量,IGF-Ⅰ+TGF-β2组明显优于其他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Ⅰ与TGF-β2联合应用起协同作用,能够显著促进黏多糖及Ⅱ型胶原的分泌,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及软骨细胞形态及表型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