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外周T淋巴细胞瘤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近期完全缓解(CR)率41.7%、部分缓解(PR)率19.7%、稳定(SD)率6.1%、复发或疾病进展(PD)率32.6%;近期疗效,初治者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者无进展率(QR)、总有效率(OR)高于未使用L-ASP者,PD率低于未使用L-ASP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者Ⅰ+Ⅱ期、Ⅲ+Ⅳ期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3分、4~5分者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I评分0~1分OR、QR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初治者使用L-ASP者与未使用L-ASP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复治者使用L-ASP者与未使用L-ASP者OS、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出现不同程度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部分出现肝脏损害、发热、过敏反应、急性胰腺炎、不完全肠梗阻。结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较差,近期疗效影响因素较多,L-ASP可增强近期疗效,但无法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含滑面内质网聚集体(SERa)卵母细胞的形成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行IVF的3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拆除颗粒细胞后是否可见SERa,分为SERa+周期组和SERa~-周期组,探讨含SERa周期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 313个周期中,至少有一个卵母细胞含SERa的周期(SERa+周期)共有28个,发生率为8.9%;SERa+周期组与SERa~-周期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排卵方案中,SERa+周期组注射HCG日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和使用时间,以及注射HCG日LH和孕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在获卵数上显著增加(P0.05),而正常受精率及D3优胚率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 IVF周期出现SERa可能与患者注射HCG日血清E2水平升高有关,SERa出现会影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面临移植前保存的问题,而临床保存介质对移植前细胞活性的影响直接关乎移植后疗效,目前却缺乏对临床介质保存效果的系统性研究。目的:评价临床常用保存介质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4℃与室温(25℃)条件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常用保存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1%人血白蛋白溶液)中保存2,4,6h,观察上述保存介质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凋亡,死亡率、多向分化能力及DNA损伤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无论在4℃还是室温条件下,细胞在临床常用保存介质中的活性均在短期内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此外,不同保存介质引起细胞死亡而非凋亡,且死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经不同介质保存后,细胞出现DNA损伤,但其增殖与多向分化能力未受明显影响,提示细胞核DNA损伤为细胞活性下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Sa抗体、抗CCP抗体及RF亚型RF-IgA、RF-IgG、RF-IgM,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 抗Sa抗体、抗CCP抗体、GPI抗原、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69%和59.79%、98.28%和90.72%、76.14%和78.35%、67.24%和91.75%.RF-IgA、RF-IgG、RF-IgM对于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66%和58.76%、90.52%和68.04%、79.31%和79.38%.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2.24% ~ 100.00%和47.42%~86.60%;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9.14%~100%和46.39%~71.13%;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100.00%和46.39%.抗Sa抗体阳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6.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根治性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体表的无菌化处理是对移植患者实施全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给患者实施安全、高效的护理,提高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我们在对患者实施皮肤擦浴护理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托吡酯对 2 3例难治性癫痫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 ,以治疗前 3个月的发作频度为基础 ,治疗后观察 3个月 ,对各种类型的顽固性癫痫均有效 ,提示托吡酯是一种有前景的新型抗癫痫药。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门诊病人 ,符合难治性癫痫的诊断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3~ 42岁 ,病程 0 6~ 3 0年。按 1981年和 1985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对癫痫性发作和综合征的分类 ,其中单纯性发作 8例 ,复杂部分性 5例 ,继发性强直阵挛 4例 ,肌阵挛 3例 ,Lennlx -Gestaut 3例。1 2 治疗方法 原有AEDS种类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裂期冻融复苏胚胎过夜培养后胚胎生长个数及卵裂球增殖情况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68个卵裂期FET周期,根据过夜培养后复苏胚胎的生长个数分为0个生长组(A1,n=46)、1个生长组(A2,n=48)和2个及以上生长组(A3,n=174);根据卵裂球增殖情况分为8细胞组(B1,n=39)、8~16细胞组(B2,n=57)和含融合细胞组(B3,n=126);比较各组间的种植率、妊娠率和多胎率。结果A3组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55.17%、34.29%)显著高于A1组(分别为15.22%、6.67%)、A2组(分别为29.17%、16.00%)(P0.01),且A2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A1组(P0.01),A3组多胎率显著高于A2组(36.46%vs.7.14%)(P0.01),A1组无多胎妊娠;B2组妊娠率显著高于B1组(52.63%vs.27.59%)(P0.01),B2组种植率显著高于B1组(31.15%vs.10.71%)(P0.05),而B2组与B3组妊娠率、种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多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B3组多胎率有所升高。结论卵裂期冻融胚胎经过夜培养后,有2个及以上生长的胚胎,且卵裂球发育到8~16细胞或有融合细胞阶段者,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对移植含2个及以上生长的胚胎,可考虑选择单胚胎移植,以降低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t(6;9)(p23;q34)/DEK-NUP214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特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8例初诊AM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8例初诊AML患者的骨髓细胞培养24 h后按常规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扩增DEK-NUP214融合基因。结果8例患者均异常表达AML抗原谱(主要包括HLA-DR、cMPO、CD33、CD13、CD34、CD11b、CD117);8例AML患者均形成DEK-NUP214融合基因,6例伴t(6;9)(p23;q34)易位,4例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患者中,2例检出FLT3-ITD突变阳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患者中,1例未化疗即死亡,2例患者第1疗程用IDA标准剂量化疗,1例无效死亡,1例死于感染;2例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化疗,1例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5年死于肺部感染,1例缓解后很快复发死亡。结论伴有t(6;9)(p23;q34)/DEK-NUP214融合基因阳性的AML是一类独特的、预后极差的急性白血病,检测DEK-NUP214融合基因有助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维吾尔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27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传染病医院登记随访的727例维吾尔族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抽取HIV感染者及390例同民族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s)抗体及HLA-B27。结果维吾尔族HIV感染者727例,男性317例,女性410例,年龄(35.52±13.44)岁,病程(6.34±3.05)年,其中697(95.87%)例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时间(5.52±3.47)年。202例HIV感染者CD4^+T细胞数(520±271)个/μl,20例HIV感染者病毒载量(108139±20498)拷贝/ml。238例(32.74%)HIV感染者出现风湿病症状,其中以口眼干(15.41%)、脱发(9.90%)、关节痛(8.94%)最常见。HIV感染者ANA阳性率为33.43%(243/727),高于健康对照者(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100低滴度阳性为主。与健康对照者比,HIV感染者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1.10%),而抗SSA抗体(0.14%)、抗CCP抗体(0.28%)阳性率较低。HAART者ANA阳性率(32.71%)较未治疗者(50.00%)低。相关性分析发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CD4^+T细胞数、病毒载量与ANA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1、0.047、0.121,P值均<0.05)。仅1例(0.14%)女性HIV感染者HLA-B27阳性,低于健康对照者(3.08%;P<0.001)。HIV感染者中仅发现1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结论维吾尔族HIV感染者可出现多种风湿病表现,且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临床上极易与风湿病混淆,因此,对有多种风湿病表现的患者应警惕HIV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