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为功能性喉手术提供解剖形态学数据。方法:对50例结构完整的喉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提供了喉重建术相关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甲状舌骨膜、环甲韧带、弹性圆锥和方形膜等共75项按性别分组的测量数据。结论:为临床功能性喉手术以及喉功能重建提供了形态学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社区脑卒中患者希望及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简写版)、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对来源于社区的16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希望处于中高水平;较常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乐观、寻求支持、面对、依靠自我、姑息、逃避、宿命和情感宣泄。生命质量低于正常,但尚处于较高水平。一般资料中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年龄(P〈0.01)及是否瘫痪(P〈0.01)。患者总体希望水平是影响生命质量较为重要的因素(β=0.278,P〈0.01);应对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逃避(β=0.308,P〈0.01)、依靠自我(B=0.264,P〈0.01)、情感宣泄(β=-0.216,P〈0.05)和姑息(β=0.169,P〈0.05)。结论鉴于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提示社区护理实践在关注患者生理功能康复的同时,尚须重视心理、行为因素的重要作用,以期全面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全科团队中社区护理人员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目前工作负荷下及满足人群实际需要的状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中护理人员的配置。方法采用工作日记记录法,记录社区护士工作量。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状况。根据人员需要量的工作量指标法测算在目前工作负荷下及满足人群实际需要的状况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量。结果社区护士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为疾病护理和健康促进,以疾病护理为主,占总时间的70.5%,健康促进占7.6%;按照社区护士目前的工作负荷,计算社区护士的配置量为20人,比目前实际配置多2人。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主要为疾病护理和健康促进,以疾病护理为主。根据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测算社区护士的配置为18人,与目前实际配置人数相当。结论社区护理服务重疾病轻保健;在目前的工作负荷下,社区护士的配置量不足;按照目前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社区护士的配置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社区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长期以来,临床学者较多关注脑卒中患者生理功能障碍的康复,事实上,在此慢性病程中,不仅各种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影响到疾病的结局,患者主观上对疾病的不同体验和应对方式也同样会影响病情的预后。本研究欲从希望感、应对方式的角度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行为适应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