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妊娠6~ 个月孕妇感染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有典型的EHF的发病过程。第23病日血清学检测孕妇外周血EHF-IgG(卅)、IgM(-),第24病日流产一女婴,抽取脐带血检测EHF-IgG(卅),流产女婴心血检测EHF-IgG(卅),IgM(-)。病理:肾小球上皮细胞肿胀,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坏死,毛细血管基底膜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肥大,间质内大单核细胞浸润。肺间质细胞增生、水肿、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肺泡壁Ⅱ型细胞增多。肝细胞肿胀,胞浆内查见包涵体样物质,有多核肝巨细胞,地依红染色阴性。胎盘母体面、脐带、肺、肝间质内大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EHF-MCAb荧光直接法染色、PAP、ABC等免疫组化染色,在巨噬细胞浆内均为阳性反应,从而证实母体感染EHF可以经胎盘感染给胎儿,其传播方式可能是通过巨噬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抗原上有些不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湖北毒株HAl018免疫BALB/c小鼠,与Sp2/0细胞融合,获得分泌抗HFRS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E5细胞株。McabE5为IgG_1亚类。间接免疫荧光(IFA)测定腹水抗体滴度可达1∶100万。将McAbES,A35和A25-1与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国家抗原进行IFA试验(见图)。发现E5能与大部分抗原发生反应,特别能与湖北HA1018抗原发生良好反应,是一种广谱组特异性McAb。我们将E5用于建立测是HFRS抗原的免疫斑点试验,获得满意结果,用于间接免疫血凝抑制试验的血球致敏也很理想。  相似文献   
3.
一种引起脑炎、无名热的新病毒--Colti病毒的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新病毒分离:1990年首次报道,从我国西双版纳无名热患者血清和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当时称为版纳病毒,而后从海南、云南的孟定、甘肃、北京、东北辽宁的沈阳及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包括思茅、澜沧县)等地区所采集的大量蚊子标本和西双版纳猪、牛的血清中,均分离到与版纳病毒相同的百余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6%~18.6%。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些地区人血清的虫媒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调查了28个省、市、自治区的人血清对18种虫媒病毒抗原的血凝抑制抗体,发现我国广大地区主要存在乙组虫媒病毒,但也存在甲组和布尼安病毒的可能。甲组病毒的抗体阳性数占总阳性数的16.7%(58/347),新疆、青海、黑龙江、山西、福建、甘肃省占甲组虫媒病毒抗体阳性数的84%。布尼安病毒中特别是Aino病毒的抗体阳性率较高,占总阳性数的12.7%(45/347),黑龙江8/10人阳性,其HI滴度都大于1/80,最高为1/1280,平均滴度为1/320,黑龙江、新疆、福建、北京占布尼安总阳性数的70%。乙组虫媒病毒则以乙脑为主。但其它病毒的抗体如Zika、 Kunjin的抗体阳性也很高,故推测我国除已知有乙脑、森脑、登革热外,尚有其它乙组虫媒病毒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仍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开展了ELISA、RIA、免疫酶、SPA染色等新的检测方法,由于手续复杂,推广应用尚有一定问题。陈伯权等成功地研制HFRSV-McAb以来,为检测HFRS提供了特异、敏感、准确的检测试剂,又以A25—1McAb致敏羊红细胞为建立RPHI检测方法创造了条件。为观察研究RPHI法对临床HFRS病人的诊断意义,对155份病人血清作了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出血机理,我们将31例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小板和红细胞涂片,用羊抗人IgG和C3荧光素作荧光染色后,再用出血热单克隆荧光抗体作特异性染色。血小板、红细胞表面的免疫复合物在发热期即出现,检出率分别为33.3%和25.8%,至休克少尿期仍存在,到多尿和恢复期则基本消失。发热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其聚集率均显著下降。各病期血标本纤维蛋白原半定量测定的结果均属正常。但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在发热期已有增高,休克少尿期增高显著,多尿期仍高于正常。直至恢复期渐趋正常。本文资料提示免疫复合物在组织细胞表面沉积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将研制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A_9株单克隆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紊结合物直接免疫荧光法(McAb25—1 FA,由陈伯权副教授提供)与2份EHF病人恢复期血清间接荧光法(IFA),平行检查成都市鼠间EHF病毒携带情况。二法检查各种鼠总数180只。McAb25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介绍了蚊虫检测与扩增病毒的方法,包括实验蚊虫的麻醉、接种和感染蚊的饲养及检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东方马脑炎(EEE)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高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高,存活者残留严重的后遗症。1990年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疫调队从博乐地区采集的一组全沟硬碑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东方马脑炎病毒(以下简称东马病毒)。为了进一步了解东马病毒在新疆人群的感染情况,我们用细胞中和试验对158人份血清(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测试。1材料和方法1.1待检血清、标准病毒株、病毒免疫腹水及敏感细胞:待检血清是从近两年在新疆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博乐地区采集的…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CRI)不仅对患儿危害极大,且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压力也很大。CRI对人口质量也有一定影响,是优生优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近些年来国外有关CRI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一、CRI的发生机理 CRI的发生与孕妇对风疹病毒(RV)的免疫状态和感染发生的时间有关。感染发生在妊娠期头3个月影响最大,对胚胎的危胁率达10~30%。孕妇感染RV后,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血流感染胎盘,并可进一步感染胎儿。下图概括说明了CRI的发生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