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食同源中药干预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等。药食同源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被广泛应用。基于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的作用特点,在临床治疗和日常食疗保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药食同源性降糖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而实验研究时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模型的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临床试验较少。未来的研究应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开展系统性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为药食同源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机制研究提供更多依据。(2)应明确各类药食同源中药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作用以及其对应治疗的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分型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由于现有研究质量的局限,药食同源中药降糖产品目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今后,需要在辨证论治和辨证施食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探索药食同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9月便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行PICC置管并在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肿瘤患者60例,按置管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消毒,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PICC维护时间及耗材成本。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4周,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维护耗材成本,观察组为1.45元/(例·次),对照组为0.74元/(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膜下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及PICC导管维护时间观察组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应用于PICC维护,安全性高,效果好,且省时方便,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相关设备的迅速普及,长时间使用VR技术引起的脑疲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主观疲劳量表与脑电信号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研究VR技术引起的脑疲劳问题。随机选取16名健康受试者,同步采集观看相同题材的传统平面(TP)视频及VR视频时的脑电信号,观看视频前后填写主观疲劳量表,利用互相关方法对所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关联特性分析,构建两种视觉体验前后的脑功能网络,并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对比分析平均度、平均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平均全局效率和"小世界"属性等脑网络特征参数。结果发现,观看视频后的量表分值均大于观看前,并且从主观感受上,受试者观看VR视频比观看TP视频更容易产生疲劳感;观看VR和TP视频后,脑网络互相关系数、平均度值、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全局效率值均比观看视频前显著降低,平均路径长度值显著升高,"小世界"属性显著减小;并且相比观看TP视频,观看VR视频后脑网络特征参数变化量更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本研究结果,或可为分析和评价VR视觉体验引发的脑疲劳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考察其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方法,将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住院医疗服务项目,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考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1个月随访时的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用药偏差、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率和12个月后的非预约再入院率。结果:试验组出院1个月随访时的用药依从性较本组入院时明显提高(P<0.01),且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1)。试验组对医疗过程及用药指导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年后非预约入院1次的比例和总的用药偏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发生的ADE(2例)少于对照组(9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非预约再入院率、降低用药偏差,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从健康教育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等方面综述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氯己定碘溶液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合成氯己定碘,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剂,以小分子有机溶剂为潜溶剂,采用单因素法优化氯己定碘溶液处方;并对优化处方进行低温实验和冻融实验。结果增溶剂Cremophor EL、ELP、RH 40、Solutol HS 15与潜溶剂乙醇合用时,对氯己定碘的增溶效果最佳。0.5%氯己定碘溶液剂的优化处方为:10% Cremophor RH 40+1%乙醇,昙点为100 ℃,低温和冻融实验未见制剂性状、含量、昙点等发生变化。结论采用增溶原理可制备性质稳定的氯己定碘溶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脉象参数意义,建立基于脉象参数推导演绎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数学公式。方法收集8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指标,检查右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RBAPWV),比较同期脉象参数。结果 RBAPWV与t、t5、h3、h4、h3/h1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6,0.426,0.281,0.293,0.311,均P0.05),RBAPWV与h5呈负相关(r=-0.423,P0.01);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查出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年龄为R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并建立以RBAPWV为因变量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P0.001)。结论 RBAPWV与脉象参数有相关性,脉象仪在评价动脉弹性功能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常用的免疫营养制剂、免疫营养物质作用机制及临床免疫营养支持护理方面对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应用及护理做一综述。提出肠内免疫营养的护理是否与普通肠内营养护理有所区别,这类研究尚未发现,需要通过比较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探索马甲子提取物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使用0,25,50,75μg·ml-1马甲子提取物处理宫颈癌细胞SiHa,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HCG18)表达。在细胞中转染si-HCG18,观察抑制HCG18对细胞SiHa增殖、凋亡的影响。在细胞中转染pc DNA 3.1-HCG18,并使用75μg·ml-1马甲子提取物进行处理,探讨过表达HCG18对马甲子提取物诱导的SiHa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与0μg·ml-1马甲子提取物组比较,25,50,75μg·ml-1马甲子提取物显著提高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显著减少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量及HCG18表达量,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抑制HCG18显著减少SiHa细胞HCG18表达量及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21、Bax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0.05)。过表达HCG18能逆转马甲子提取物抑制细胞SiHa增殖、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以及促进细胞SiHa凋亡、P21、Bax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马甲子提取物通过调控lnc RNA HCG18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