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郭振荣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1):870-872
创面修复是烧伤专业永恒的主题,深度创面处理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快慢,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轻重,这是跨越烧伤与整形两大学科经常面对的学术难题,瘢痕增生的后果与病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瘢痕增生的防治就成为烧伤与整形两大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吸入性损伤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特点及其对死亡的影响,总结了我科近14年住院治疗的热力烧伤患者940例,其中吸入性损伤75例,轻度15例,全部治愈,中度25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52.0%,重度35例,死亡31例,死亡率为88.6%。统计分析表明,合并吸入性损伤者69.3%在密闭空间发生,同时伴有面部烧伤者达96.0%。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吸入性损伤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应增加。有吸入性损伤肺部感染较无吸入性损伤肺部感染率为高(P<0.01),发生时间早。两组同等烧伤面积、深度、年龄患者,有吸入性损伤组发生死亡的危险比无吸入性损伤组大17.2倍(P<0.001)。烧伤面积、深度和年龄相近,合并肺部感染者明显增加了死亡的机会(P<0.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烧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氧自由基损伤情况及其对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以下四组:(1)对照组(n=6)。(2)立即复苏组(n=24),40%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复苏。(3)延迟复苏组(n=24),伤后6小时开始复苏。(4)药物治疗组(n=12),大鼠延迟复苏加上维生素C,E联合治疗。在伤后8,24,48和72小时活杀动物(各时间占6只)进行下列指标检测:回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3例正常人及动态观察19侧重症烧伤病人(TBSA 30—85%)的TNF水平,在应用本法测定中,第一抗体为鼠抗人TNF的单克隆抗体,并以r-TNF为标准(单抗及r-TNF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分于免疫室沈培奋教授惠赠)。43例正常人中,TNF有20例测不出,其余23例为0.0055±0.0013  相似文献   
5.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细胞膜有关的能量代谢状态改变对正常及脓毒症大鼠的不同类型骨骼肌乳酸产生量的影响.方法:借助大鼠脓毒症模型,建立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的充分供氧离体孵育系统,利用特异性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干预细胞膜钠钾泵的活性,采用NADH荧光探针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细胞乳酸的产生量及其变化.结果:①应用哇巴因可显著降低正常及脓毒症大鼠肌肉组织的乳酸产生量;②哇巴因对伸趾长肌有氧糖酵解过程的抑制作用较比目鱼肌更为明显.结论:在正常和脓毒症情况下,肌肉组织细胞有关功能活动的增强而导致的Na+、K+、ATP酶活性升高是其乳酸产生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补锌对缺锌大鼠烫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补锌对缺锌大鼠烫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个月龄大鼠饲予低锌饲料(含锌量:1.6μg/g)1周造成缺锌模型。20%深Ⅱ度烫伤后改饲3种不同含锌饲料(含锌量分别为:16,24.7,286.9644g/g)1周,同时设1组大鼠烫伤前后均饲予正常含锌饲料(含锌量:24.7μg/g)作为对照组,烫伤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在动物处死前6h腹腔注射长春新碱(1mg/kg),诗数肠腺细胞增殖率(CCRP)与标记指数(LI)用以反映肠粘膜增殖情况。结果 各补锌组空肠CCPR,LI均高于缺锌组,回肠也存在类似的趋势,结论 改善锌营养状态有利于烧伤后肠粘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时机的临床指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无监测条件下开展休克期切痂的同行提供一些实且的临床观察指标。方法 总结了60例休克期切痂病人的临床经验。结果 提出了选择休克期切痂时机的临床观察指标。1.第一个24小时放量2.6-3.0ml.kg^-1,15TBSA^-1;2尿量80-100ml/小时,3;意识清楚;4.口渴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5.心率100次/分左右;.6血红蛋白≤150g/L,7红细胞压积≤0.50。  相似文献   
9.
成批烧伤都发生于突发事件或事故,因病人量大,给救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伴随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设备条件的改善,成批救治的过程和效果逐年有所进步,通过我院不同时期治疗成批烧伤的比较,可以看出90年代确比8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1 临床资料1.1 病例收录标准本组成批烧伤病例系指一次事故中烧伤3人以上并同时于伤后48h 之内入院者。1982年4月~1989年12月为 A  相似文献   
10.
为应用有限的自体皮覆盖更大的烧伤创面,我科自1977年以来开展了网状植皮。经过13年来的随诊观察,证实网状植皮确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尤适用于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创面覆盖。临床资料1977年开始我科应用网状自体皮植于Ⅲ度切痂创面上,资料完整的共145例,男110例,女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