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基于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rLipL32/1-LipL21-OmpLl/2融合抗原的ELISAs,并应用于检测钩体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和IgM。方法: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钩体病患者血清及rLipL32/1-LipL21-OmpL1/2兔抗血清对我国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的效价。分别以rLipL32/1-LipL21-OmpL1/2、rLipL32/L、rLipL21和rOmpL1/2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的ELIsAs,并用于检测107份MAT阳性钩体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MAT结果证实,66%(71/107)患者感染黄疸出血群问号钩体,rLipL32/1-LipL21-OmpL1/2兔抗血清对我国15株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的凝集效价为1:20~1:160。rLipL32/1-LipL21-OmpL1/2、rLipL32/1、rLipL21、rOmpL1/2抗原用于检测IgM的ELISA阳性率分别为89.7%、75.7%、85.1%和79.4%,用于检测IgG的ELISA阳性率分别为99.1%、99.1%、94.4%和86.09/6。rLipL32/1-LipL21-OmpL1/2-IgM—ELISA检测阳性率高于其它3种检测IgM的ELlSAs(P〈0.05),rLipL32/1-LipL21-OmpL1/2-IgG—ELISA检测阳性率高于rOmpLl/2IgGELISA(P〈0.05),但与rLipL21-IgGELISA及rLipL32/1-IgGELISA接近(P〉0.05)。结论:rLipL32/1-LipL21-OmpL1/2-ELISAs可作为敏感、特异的通用型钩体病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人群和宿主动物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诊断病例、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进行抗体测定.采集临床诊断病例血液和鼠、蛙、猪肾、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结果]2005~2008年全省累计发生钩体病1316例,死亡11例,除攀枝花市、德阳市、甘孜州和阿坝州外,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病人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自然人群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澳州群为主,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钩体. [结论]近几年我省钩体病处于最低发病水平,主要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病人感染主要菌群基本一致,主要流行菌群稳定.但培养分离出钩体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高山姬鼠,而不是黑线姬鼠.因此,钩体病监测仍不能放松,需密切注意主要传染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曾林子  郭宗琪  祁滕  刘莉莉  刘谊  罗隆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69-3371,3375
目的掌握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情况、基因型地理分布特征、各地区的主要优势菌型,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暴发流行、追溯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预防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四川分离保存的185株钩体菌株7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并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基因分型聚类。结果 185株钩体菌株成功扩增出164株,阳性率为为88.6%,分为81个MLVA基因型,其中156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地方株成功扩增出144株,阳性率为92.3%,分为65个MLVA基因型,涵盖11个血清群34个血清型。结论四川地区钩端螺旋体菌多态性好,基因型别与地理分布呈相关性,可通过MLVA方法为钩体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资阳地区健康猪携带猪链球菌状况及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这些菌株与病人分离株的同源性,为疫情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屠宰场采集健康猪的咽拭子和扁桃体标本分离培养获得分离株,用API20 Strep进行生化鉴定、猪链球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猪链球菌种特异性基因(16SrDNA)和相关毒力基因;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健康猪分离到了12株猪链球菌,均为血清2型;菌株均具有cps2J、mrp、sty、ef和gapdh毒力基因;所有菌株抗药性一致;PFGE分析结果显示均为SinaI001型,与同期病人分离株带型一致。结论四川资阳地区健康楮携带的2型猪链球菌是高致病性菌株,与同期病人分离株具育一致的生物学特征,是引起猪或入发病的重要传染源;猪带菌率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5.
据资料统计,1997年重庆市未直辖前的四川省已从26种动物中检出钩端螺旋体(钩体),分属17群31型。其啮齿目鼠科姬鼠属中的黑线姬鼠系四川主要带菌动物,又是大部份地区优势鼠种,且携带钩体血清群达10群,主要为黄疽出血群,占97.刀%,是四川稻田型钩体病主要传染源。1998年,我站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对重庆市卫生防疫站送检的钩体(1997年秋从黑线姬鼠中分获)进行血清群鉴定(15群15型参考株诊断血清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结果显示:该株钩体与巴达维亚群诊断血清发生正:3200o的凝集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四川省1985~1989年收集的150株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生化反应及肠毒素测定结果。其中98株EPEC分布于11个血清型。以O126、O86、O111、O125为主。11株ETEC分布于5个血清型。同明,证实了用动力、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筛选EIEC株的实用价值。从261株大肠菌中检出ETEC41株,检出率为15.71%。检测LT方法简易、准确、快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pL32膜定位及其自然抗体应答情况和抗体类型.方法 IPTG诱导目的 重组蛋白rLipL32-1和rLipL32-2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LipL32.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四川地区钩体患者血清标本及rLipL32兔抗血清与我国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的交叉凝集情况.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LipL32进行膜定位.建立基于rLipL32的ELISA,检测钩体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类型及其水平.结果 黄疸出血群是四川地区最主要的优势钩体血清群.rLipL32兔抗血清均能与我国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发生MAT效价为1∶80~1∶320的交叉凝集反应.LipL32是位于钩体外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156例MAT阳性钩体患者血清标本中,rLipL32-1和rLipL32-2特异性IgM阳性率分别为91.0%~92.9%和90.4%~92.3%,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7.4%~98.1%.结论 LipL32是问号钩体属特异性表面蛋白抗原.自然感染钩体时,LipL32-1和LipL32-2可诱导机体产生IgM和IgG两类血清抗体.rLipL32-1和rLipL32-2可作为研制检测试剂盒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特异、敏感、快速脑膜炎奈瑟菌检测方法. [方法]分别以Nm保守ctrA基因、荚膜表达基因orf-2和siaD基因设计引物,根据PCR扩增特异性产物对Nm进行鉴定与分群. [结果]PCR扩增Nm ctrA基因得到111 bp特异性产物,非Nm菌株结果为阴性;再以PCR扩增orf-2和siaD基因,分别得到大小400 bp(A群)、450 bp(B群)、250 bp(C群)特异性片断.对60株Nm试验菌进行PCR鉴定,其结果与血清学分型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方法可用于Nm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1997~2000年我省钩体病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流行特征:全省累计发病4 412例,死亡42例;平均发病率为1.314/10万,平均死亡率为0.013/10万;病死率为0.95%.除甘孜、阿坝2州外,其余市州均有病例报告,平均发病率居前6位的是雅安市(7.982/10万),乐山市(4.762/10万),宜宾市(3.761/10万),眉山市(2.867/10万),绵阳市(2.322/10万),凉山州(2.262/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6月份开始逐渐增多,9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开始下降,11~12月为最低水平.发病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为85岁,其中15~39岁组占发病数的69.73%.男性占66.70%,农民占82.26%.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江油市钩端旋体病逐月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 ,涪江上游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属Ⅲ区[1] 。总面积 2 72 0km2 ,有耕地面积 12 5 95万亩 ,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 3 4 0 2 %。市境内涪江横贯 ,水系97%属涪江流域 ,亚热带气候 ,全年雨量充沛。根据全省疫情统计资料分析 ,江油市从 1995年起 ,到 2 0 0 0年钩体病一直居高不下 ,其中 2 0 0 0年发病数居全省第一 (报告病例 179,死亡 2例 ) ,发病率居全省第三 (2 0 961/ 10万 )。在 2 0 0 0年春秋 2季调查中发现 ,鼠带菌率为全省 10个监测点中最高(16 94% )。因此 ,我们每月对江油市野鼠密度 ,鼠种构成 ,鼠带菌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