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临床烧伤救治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对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烧伤患者中的29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意皮瓣循环的观察多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液灌流仪来完成,但未曾有过对随意皮瓣甲襞微循环进行过观察研究,而甲襞微循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周循环检测方法.目的:通过对随意皮瓣的手指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来了解皮瓣末梢微循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手部有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随意皮瓣修复而并未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23 例按照皮瓣移植后受伤肢体及健康肢体指端的甲襞微循环分为皮瓣组和对照组,观察皮瓣移植后即刻、7,15 d 共3 个时相的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结果与结论:皮瓣组移植后即刻微循环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渗出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发生微循环障碍.移植后7 d,两组红细胞聚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清晰度、血流速度及渗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5 d,两组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及渗出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指端微循环的观测,能够了解皮瓣血运建立情况,给临床皮瓣断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人微循环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亚健康人足甲襞微循环变化,探讨人体微循环紊乱在亚健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00例临床诊断为亚健康人(亚健康组)的足甲襞微循环,并与100名健康人(健康组)对照。亚健康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8.54±15.67岁;健康组平均年龄37.37±14.83岁.观察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三方面17项指标。结果亚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前者微血管清晰度降低,管襻数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直径变小,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襻周有渗出和出血。结论亚健康人外周微循环有明显紊乱,表明微循环紊乱在亚健康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塑料厂工人,既往健康。工作中不慎被高压喷塑枪喷出的高压热塑料液体击中左手掌内侧,喷塑枪压力约300kPa,塑料温度约140℃。患者伤后30min急诊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神智清楚,表情痛苦,步人病房,体检:体温3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亚健康人群100例为亚健康组,口服迈之灵片,300mg/次,每日二次,连续一个疗程(30天)。另选1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保持正常生活和饮食。采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照组、亚健康组治疗前后的足甲襞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等的变化,分析迈之灵的临床疗效。结果: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微血管清晰度下降,管襻数目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各种微血管直径均变小,管襻内血流速度减慢(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增多。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微血管清晰度升高,管襻数目增多,输入枝及输出枝增长,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管径增大,管襻内血流速度增快(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减少。亚健康症状减轻,总有效率96%。结论:迈之灵片对亚健康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化学烧伤创面微循环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化学烧伤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7例和己酮可可碱药物治疗组(治疗组)14例。治疗组给予己酮可可碱(每次0?.1 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治疗,其余治疗2组均一致。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检测2组病例入院时伤后即刻及伤后48h、5d、9d、14d五个时相创面微循环血液灌流值(MPD),对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创面MPD无显著性差异( P >0.05);2组组间治疗后各时相创面MPD值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局部创面微循环明显优于对照组局部创面微循环( P <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明显改善化学烧伤创面微循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电烧伤患者神经损伤后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电烧伤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52例,分为鞘膜内注射组(n=28)、肌内注射组(n=24),鞘膜内注射组患者给予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 mNGF 7.5μg ,肌内注射组患者给予臀部肌内注射 mNGF 20μg ,1次/天,疗程为4周。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鞘膜内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2.86%,肌内注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鞘膜内注射组患者感觉电位和运动电位恢复率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患者(P<0.05);鞘膜内注射组患者 SCV 和 MCV 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 mNGF 可有效促进电烧伤患者神经损伤后修复,其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9.
邵洪波  张庆富 《中国微循环》2005,9(2):92-95,i003
目的探讨碱烧伤初期家兔球结膜微循环(BCM)变化规律及机制,并进一步研究纳络酮(NAL)对烧伤后初期微循环的紊乱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将20只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烧伤组和烧伤+NAL组,观测致伤前和致伤后共五个时相,分别为烧伤前30min、烧伤后即刻、烧伤后30、60120min(分别记录为T0、T1、T2、T3、T4);烧伤+NAL组在致伤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NAL干预。结果两组后四个时相的总积分和形态、流态、周围状态的积分值分别与自身T0时相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且对红细胞聚集状态、流速以及微血管管径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碱烧伤后家兔的球结膜微循环有严重的改变;而NAL对微循环的变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胫腓骨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亦有难度,本文选择了11 例应用外固定器的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