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微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实质器官,兼具内、外分泌功能,胰腺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胰腺微循环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胰腺微循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人微循环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亚健康人足甲襞微循环变化,探讨人体微循环紊乱在亚健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00例临床诊断为亚健康人(亚健康组)的足甲襞微循环,并与100名健康人(健康组)对照。亚健康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8.54±15.67岁;健康组平均年龄37.37±14.83岁.观察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三方面17项指标。结果亚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前者微血管清晰度降低,管襻数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直径变小,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襻周有渗出和出血。结论亚健康人外周微循环有明显紊乱,表明微循环紊乱在亚健康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压力弹力绷带对抑制瘢痕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对增生瘢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肢体烧伤愈合后瘢痕增生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岁,依弹力绷带加压压力不同,以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低压力组(压力0.67~1 33 kPa),常规压力组(压力1.33~3.33 kPa),高压力组(压力3.33~6.67 kPa).所选病例均在创面愈合后1周时开始弹力绷带加压,加压压力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至5~7 d后达到预期压力值,持续6个月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诊断技术测定不同压力下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按意向性处理分析,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3组加压前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加压后,低压力组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值较加压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压力与高压力组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值均较加压前下降(P<0.05),高压力组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值低于常规加压组(P<0.05).当加压压力增加到3.33~6.67 kPa时,患者加压肢体憋胀不适感加重,个别病例加压肢体远端出现肿胀迹象,其中2例因无法坚持而退出实验.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加压3.33 kPa可明显降低瘢痕组织表面血流灌注量,抑制瘢痕增生,加压压力应逐渐增大,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胰岛素对严重电烧伤患者的疗效,为临床综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例严重电烧伤患者(男性)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治疗之初即加入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高热、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应激反应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也较对照组相对较少。结论胰岛素对于控制严重电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应激反应有着良好效果,有利于病情的较快控制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7.
8.
9.
随意皮瓣血流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液灌流成像仪对随意皮瓣血流变化的实验研究,了解皮瓣血运的建立及断蒂时机的选择.方法 成年健康大耳白兔20只,以每5只家兔单侧皮瓣为一组,分别在术后1、3、5、7、9、12、14、18 d断蒂,时皮瓣远端及蒂部两端中点在断蒂前进行血液灌流(PU)值测量,对所得PU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皮瓣蒂部的PU值变化不大(P均>0.05).皮瓣远端的PU值在皮瓣术后1 d最低为(0.68±0.09),后逐渐增高,术后3 d(1.24±0.07),术后5 d(1.57±0.15),术后7 d(1.79±0.08),术后9 d(1.89±0.13),术后12 d(2.01±0.16),术后14 d(2.18±0.09),术后18 d(2.4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瓣远端PU值与皮瓣蒂部PU值比值在≥1.2时,皮瓣断蒂后成活比率达99%.结论 实验中发现随意皮瓣血液循环的建立,以及皮瓣远端PU值与皮瓣蒂部PU值的比值可作为皮瓣断蒂时机选择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己酮可可碱改善微循环灌流治疗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亚健康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已确诊的100例亚健康人,其中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5.32±13.28岁。采用已酮可可碱葡萄糖注射液0.2g(首日0.1g),每日一次,静点,每15d一个疗程。采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观测100例亚健康人治疗前当天和一个疗程后第一天的足甲襞微循环,对治疗前后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判断治疗效果。观测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三方而17项。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微血管清晰度升高,管襻数增加,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增长,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直径增大,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襻周渗出和出血减少,亚健康症状减轻,有效率99%。结论己酮可可碱对亚健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血液灌流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