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灌注液对断肢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的断肢再植模型,应用3种不同灌注液(A组肝素钠组,B组肝素钠+利多卡因组,C组肝素钠+地塞米松组)对离断肢体进行灌注,然后进行再植。分别于缺血前、缺血6h、通血60min取材,测定断肢皮肤中丙二醛(MDA)、透射电镜观察缺血6h后再通血60min血管内膜的改变。结果 3组再植肢体成活率相当,B组灌注前后MDA差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血管内膜改变较A组轻微。结论 断肢再植前应用含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注液对离断指进行灌注,可以减轻再植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血管内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间前动脉发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在参加 2 0 0 2年全国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习班解剖时 ,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现报道如下。本次学习班尸体共 2 8具 (5 6侧 ) ,仅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该尸体年龄约13岁 ,身高 135cm左右 ,体形中。在解剖右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的前臂尺侧皮瓣时 ,发现尺动脉在腕上仅发出两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 ,并没有皮支或肌皮分支至尺侧皮肤 ,但在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间隙中却有蒂血管支配尺侧皮肤 ,逆行寻找蒂血管来源 ,切断尺侧腕屈肌之腱性部将其向近端牵开 ,发现蒂血管来自骨间前动脉 …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属复杂骨折,由于交通事故的骤增,其发病率日见增多.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是近年来创伤骨科的主要进展之一.作者于1999年 2月至 2001年 12月应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 13例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盆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35例骨盆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16例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检测术前、术后3天、7天以及14天时D-二聚体指标,并在术后14天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3天、7天以及14天时D-二聚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二聚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5.3%)发生DVT,对照组中2例(12.5%)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预防骨盆骨折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1991~1996年用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资料完整并获3年以上随访的63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获骨折愈合54例;骨不愈合9例;股骨头坏死7例。功能评定:优45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认为本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等特点。但应强调伤后尽早手术、术中解剖复位、超低位固定、操作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6.
邢进峰 《中国骨伤》2020,33(8):693-695
正肩锁关节脱位作为肩部的常见损伤,随着交通发达和建筑的发展,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使本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在诊断和分型方面,逐渐趋向统一:通过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使诊断得以明确。从早期的3度分类到目前广泛被认可的Rockwood[1]6型分类:1度和2度与Ⅰ型和Ⅱ型相对应;而3度包含了Ⅲ、Ⅳ、Ⅴ、Ⅵ型。在治疗方面:1度和2度即Ⅰ型和Ⅱ型临床上普遍认可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而3度中Ⅲ、Ⅳ、Ⅴ、Ⅵ型的治疗:Ⅲ型损伤仍存有争议,而Ⅳ、Ⅴ、Ⅵ型采用手术复位和稳定治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造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骨、关节外露或缺损,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十分困难,常导致残废或截肢。如何有效地覆盖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残废或截肢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将二块带有各自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经血管蒂的串联吻合组合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征的手术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征的手术时机、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16例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征进行手术,术中发现腓总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粘连,色泽苍白或暗淡,神经外膜血管网模糊不清或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双下肢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躅长伸肌、趾长伸肌等肌力及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按顾玉东单根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16例中疗效优1:2例,良2例,差2例。结论 创伤引起的腓总神经卡压征因伤情不同,卡压程度亦各不相同,早期进行彻底的神经松解术,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邢进峰陈中曹扬吴恙张起南吴凤堂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321000)关键词椎间盘突出/放射影像学;椎管狭窄/外科手术中图号R681.58我院自1990~1996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6例,手术治疗249例。其中经CT...  相似文献   
10.
陈欢欢  邢进峰  丁伟航  汤小康 《浙江医学》2015,37(6):451-453,521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的疗效。方法 38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合患者的经济能力分为两组,A(未植骨)组24 例单纯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植骨)组14 例一期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弓根行椎体内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术,分别随访10~27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的再压缩率、Cobb角变化及伤椎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B 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再压缩率为(5.43±2.71)%,术后Cobb 角增大为(2.03±0.51)°,与A 组(6.29±2.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蛋壳样改变,其中2例出现断钉,1例患者出现上位椎弓根钉切割出椎体,而B 组患者未出现明显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现象。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能明显改善伤椎骨折的愈合,维持椎体的高度,减少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