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漳州市水痘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漳州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报告水痘4 144例,年均发病率17.0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呈明显双峰分布,高峰为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和春末夏初(4~6月),分别报告占40.9%和28.3%;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71.5%)为主;性别比为1.4∶1,男性发病率(19.46/10万)高于女性(14.50/10万);共报告暴发疫情9起波及16 981人,事件报告敏感性3~34d,中位数15.6d,发病219例,罹患率1.3%,均发生于学校、幼托机构,有免疫史的仅27.3%。结论为有效防控漳州市水痘疫情,应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严格病例隔离治疗、适时开展应急接种、普及防病知识宣传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E2F转录因子3(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特点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的表达情况及CD8~+T细胞浸润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82例膀胱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CD8蛋白水平,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2F3高表达,膀胱癌组织中E2F3表达随肿瘤分期、分级增加逐步增高,而相应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逐步减少,E2F3高表达组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显著低于E2F3低表达组。E2F3阳性率及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减少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肿瘤大小、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等肿瘤临床侵袭性指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E2F3表达水平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呈负相关。生存分析表明E2F3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预后更差。结论膀胱癌组织中E2F3水平与肿瘤侵袭性关系密切,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肾脏铸型结石经皮肾镜手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例肾铸型结石患者,采集患者CT数据,建立肾铸型结石数字3D模型,采用3D打印机制作1︰1结石模型。利用肾铸型结石3D打印模型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并预测残留结石;根据3D打印模型的三维形态特征设计取石通道;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利用直角法定位皮肤穿刺点并穿刺目标肾盏;术中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探查肾盏及结石。结果医患沟通问卷4个问题的得分为(8.9±0.7)、(8.1±0.7)、(8.5±0.8)、(9.1±0.7)分。利用肾铸型结石3D打印模型共设计13个目标肾盏,其中1例患者术中增加1个前组中盏为目标肾盏,目标肾盏符合率为93.0%。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成功利用直角定位法完成13个预计目标肾盏的皮肤穿刺点定位以及目标肾盏轴径的穿刺,平均每个目标肾盏穿刺时间为(7.3±2.6) min。手术中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肾镜下快速熟悉集合系统内解剖形态,并引导肾镜进入各肾盏。术后3D重建显示穿刺点与术前预计穿刺点符合率为92.0%,穿刺通道和肾盏轴径的符合率为100.0%。术后结石残留位置和数量均符合术前预测,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血红蛋白和术前比较平均下降(8.8±3.5) g/L。结论 3D打印肾脏铸型结石模型可以在精准诊断、经皮肾通道设计、经皮肾穿刺、术中引导以及医患沟通等方面为PCNL手术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低钙血症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低钙血症并非少见,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1993~1996年收治的33例新生儿低钙血症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发病日龄<4d16例,5~25d14例,>25d3例;男24例,女9例。血钙<1.75mmol/L15例,发生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漳州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与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蛲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结果5个县20个中签点粪检10 913人,查出寄生虫感染者1 670人,总感染率为15.30%,虫种感染率分别为:钩虫12.69%,蛔虫0.15%,鞭虫2.16%,蛲虫19.39%;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9.70%;各年龄组感染率在4.14%50.15%之间,〉40岁人群感染率显著高于≤40岁人群,寄生虫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农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半工半农、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结论漳州市大部分地区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群感染率仍达30%以上,且低年龄组人群蛲虫感染率仍处较高水平,钩虫和蛲虫感染仍是漳州地区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三根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味三根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对照组小鼠正常饮食,加味三根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1.3mL/kg、2.6mL/kg、7.8mL/kg加味三根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30d。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血清溶血素、24h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等指标,以观察加味三根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各三根汤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空斑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剂量相关;小鼠24h足趾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灌胃药物的剂量相关,剂量越高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越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根汤能提高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漳州市医院住院病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早期发现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医院2010-2011年手足口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并发症、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1年手足口病共住院324例,合并脑炎193例(59.6%),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35例(10.8%),合并脑干脑炎22例(6.8%);6月和9月为主要发病高峰;患者以≤3岁散居儿童为主;2010年以EV71感染为主(96.2%),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各1例(1.9%);2011年EV71感染占48.4%,CoxA16占12.9%,其他肠道病毒占38.7%。结论 2010-2011年漳州市医院手足口住院病例主要合并症以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为主。EV71感染者更易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警惕发生重症病例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漳州市高新区1起布鲁氏菌病(布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对共同暴露者及职业人群开展病例主动搜索,采集血清进行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共发现2例布病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涉及1个养殖户及其邻居。接触患病羊只及其粪便、毛发、分泌物等混合扬尘造成气溶胶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可能的感染途径,患者所饲养羊只检出布病抗体阳性。结论 布病感染途径多样,要加大布病防治宣传,职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牲畜检疫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并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作比较。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HOLBT组49例和TURBT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年的累积复发情况。结果:HOLB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URBT组,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URBT组(P<0.01)。HOLBT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TURBT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LB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2年累积复发率为8.16%;TURB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3%,2年累积复发率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仅对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影响小,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和时空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 3.3.1、ArcGIS 10.3.1、GeoDa 1.8.8、SaTScan 9.4.3等软件对福建省2011-2016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福建省共报告布病319例,年均发病率为0.14/10万,年度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F=11.838,P=0.026)。男女性发病率比为2.50:1。农民和牧民占比为57.37%。漳州市和南平市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40/10万和0.32/10万。发病区(县)数呈增加趋势(F=13.447,P=0.021),由2011年的12个增加到2016年的28个。福建省2011-2016年布病发病全局Moran''s I为正值(0.045),提示有高值或者低值聚集区的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高-高(热点)聚集区域分布在漳浦、龙海、龙文等地,高-低聚集区域分布在南安和蕉城等地。时空扫描显示,高发病率区存在3个聚集区,最大可能聚集区以漳浦县为中心,覆盖了云霄、平和、龙海等6个区(县),聚集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RR=7.96,LLR=92.62,P<0.001)。结论 福建省布病疫情趋于严峻,并向非疫区和一般人群蔓延;重点区域的布病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