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 TOMO)兆伏级CT(MVCT)不同配准方式对头颈部摆位的影响。方法:首先基于室内激光和体表标记对头颈部模体进行摆位,行MVCT图像引导并自动配准,误差修正后将其作为参考图像。随后进行单、双及3方向移床(-5~5 mm,步长1 mm),分别用Bone、Bone and Tissue和Full Image方式进行配准,最后记录左右(X)、头脚(Y)、腹背(Z)的摆位误差。结果:不同配准方式下,Bone的摆位误差最小。在Fine 1 mm模式下,Bone和Bone and Tissue配准存在显著差异,摆位误差分别为0.5(0.3, 0.8) mm和0.6(0.4, 0.8) mm;在Fine 2 mm模式下,Bone和Bone and Tissue配准同样存在显著差异,摆位误差分别为0.4(0.3, 0.7) mm和0.5(0.4, 0.8) mm。在Normal 2 mm和Coarse 3 mm模式下,3种配准方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Fine 2 mm和Normal 2 mm模式下,3种图像配准均无差异(P>0.05)。不同配准方式下,Y方向相关性最低。CTV-PTV外放Margin值在Bone配准方式下,X、Y、Z 3个方向分别为2.1、2.8、2.2 mm;Bone and Tissue配准方式下,X、Y、Z 3个方向分别为2.1、2.7、2.2 mm;Full Image配准方式下,X、Y、Z 3个方向分别为2.2、3.0、2.2 mm。结论:综合3种模式相同的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和剂量考虑,在TOMO临床治疗头颈部患者时,可选择Normal模式,优先选择Bone配准方式。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评估发泡胶在6 MV光子束放疗中的剂量学影响。方法:制作10块2 cm厚的发泡胶模体,获取CT影像、导入放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其平均线性衰减系数,并用电离室进行测量验证。在固体等效水上表面叠加上述模体成2、4、6、8、10 cm厚度,计算并测量不同厚度发泡胶的剂量学影响。随机选取8例由发泡胶辅助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制定9野均分调强计划,分别计算包含与不包含发泡胶的剂量分布。结果:TPS计算得到的平均线性衰减系数为0.16×10-2 cm-1。发泡胶厚度>4 cm时,γ通过率(1%/1 mm)<90%,且厚度越厚通过率越低。相较于剂量跌落区,发泡胶对剂量建成区的影响更大,仅加入2 cm发泡胶时,表面剂量由16.22%增加到63.73%。发泡胶使靶区PTVnd+nx、PTV1、P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从(72.61±0.98) Gy减少到(72.12±1.00) Gy、(69.11±0.79) Gy减少到(68.72±0.77) Gy、(62.61±1.04) Gy减少到(62.22±1.03) Gy,100%处方剂量靶区覆盖率分别从0.97%±0.01%降低到0.95%±0.03%、0.98%±0.01%降低到0.97%±0.01%、0.94%±0.04%降低到0.92%±0.05%,总剂量γ通过率(1%/1 mm)为94.06%±0.86%。结论:发泡胶厚度越厚对剂量扰动越大,并导致建成区和表面剂量的显著增加,其衰减作用降低了靶区的平均剂量和处方剂量覆盖率。在临床应用时建议发泡胶厚度不超过4 cm,并应将发泡胶勾画在外轮廓中以评估皮肤剂量是否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