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医院为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所有物品都有明显标记,到处有标签的使用.手术室消毒棉球罐、各科消毒瓶及其他物品上随处可见.每次消毒灭菌前都必须将标签清理掉,一般清理时采取先浸泡,后用钢丝球清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且对物品有损坏.自2003年9月开始,我们对以上方法进行改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进行救治,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蜡浴法治疗手部冻伤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手部冻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蜡疗仪进行蜡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100%;观察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浴法可促进冻伤部位快速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手部冻伤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改良的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型髂腹股沟皮瓣(以下简称改良的髂腹股沟皮瓣)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该皮瓣的应用技巧,丰富临床上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上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方法以旋髂浅动脉体表投影即腹股沟韧带中点至同侧髂前上棘连线为轴,以选用的血管蒂为轴心,延长两侧的切口,形成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结果该皮瓣手术修复手部的创伤和皮肤缺损,疗程提前,外形满意,活动自如。结论改良的髂腹股沟皮瓣,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手术修复治疗,适合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生物敷料-A在烧烫伤中的广泛应用,明确生物敷料-A在烧烫伤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势,提高烧烫伤治疗的质量。方法通过对不同深度烧烫伤创面的生物敷料包扎治疗,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处理方法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生物敷料-A包扎治疗的病人效果明显,愈合好,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和医疗费用相对降低。结论生物敷料-A在烧烫伤、电弧光烧伤的治疗上,均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适合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由于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所以急性期若能掌握疾病的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及时准确地采取护理、治疗措施,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AMI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受损心肌的工作,降低心肌耗氧量。如何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卧床期间的舒适度,是急性心梗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我们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针对其卧床期间的舒适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敷料A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术后创面,观察组应用生物敷料A覆盖术后创面,观察两组创面皮片扩展速度、创面感染情况及术后瘢痕增生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皮片生长慢,有5例创面发生创面感染,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观察组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无创面感染的发生,创面愈合后柔软、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生物敷料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有效减少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对于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创面覆盖及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热压伤的治疗情况并总结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手部热压伤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受伤的深度、部位,具体分析,给予不同处置.结果 56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系统治疗后,47例术后恢复良好,活动可;2例感染后换药,对症治疗,二次手术后恢复良好;5例病情严重,截指,愈后留有畸形;2例皮瓣部分坏死,换药后植皮愈合.结论 手部热压伤需根据患者受伤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置,尽早消灭创面,尽可能恢复手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整肠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人数、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倍  孔令娟  董士华 《中外医疗》2012,31(7):111-111
目的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年龄25~63岁,将100个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26例(5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4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8%),有效率92%;其对照组25例中,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无效12例(24%),有效率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