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棘突间Coflex植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DLSS患者,按愿意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组接受Coflex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评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X线片测定植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的高度、椎弓根间距及Cobb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1.02±0.32)h vs(2.13±0.58)h]、术中出血量减少[(145.5±36.0)mL vs(279.3±56.8)mL]、并发症减少(0 vs 9.1%)(P〈0.05);两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2.3±0.3)vs(2.6±0.6),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植入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椎弓根间距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椎间隙后缘高度均增大[治疗组术前与术后比较[(7.31±1.36)mm vs(8.98±1.56)mm],对照组术前与术后比较[(7.19±1.08)mm vs(8.61±1.41)mm,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棘突间Coflex植入术是一种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常成年人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厚度的超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正常成年人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的厚度,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选择20~25岁的健康者92名,超声测量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厚度。结果男性负重关节面内、外侧软骨厚度测量值分别为(1.65±0.29)mm、(1.81±0.27)mm,女性分别为(1.51±0.26)mm、(1.62±0.25)mm。男性关节面软骨厚度大于女性,膝关节外髁面的关节软骨厚度大于内髁面,滑车关节面软骨厚度大于负重面(均P〈0.05)。男性负重关节面软骨厚度内、外侧分别大于1.12mm、1.37mm,女性分别大于1.09mm、1.21mm。结论超声测量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的厚度,可为建立中国人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厚度的正常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36例纳入研究,并分为接受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切口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创伤大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且取得与常规切口相当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开放性损伤超时缝合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开放性损伤9例,患者伤后均超过12h,最长时间约21h,给予清创后一期缝合,术后抗生素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结论:随着医疗技术、抗生素等的发展,急诊锐性开放性损伤超过12h后也可以考虑清创后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运动员补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16名国家集训队和3名香港自行车运动员补糖研究发现:训练2~6小时,体液丢失为体重的16~44%;以75~80%最大心率,在场地或公路训练中和训练后即刻补糖可明显增加血糖含量;补充糖—电解质饮品有利于训练后血乳酸恢复。据此,作者对运动前、中、后的水、糖的补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节奏策略中枢控制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从运动疲劳的中枢模型出发,假设并采用实验验证在计时类竞技运动过程中,整体的功率输出分配或者说节奏策略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的。方法:选取了18名省级水平的赛艇运动员参与实验。令运动员完成两组测试最大能力的6分钟赛艇运动,组间休息15分钟,记录运动员测试功率,同时测试运动员的心率、血乳酸、RPE、肌电图(EMG)。结果:两组测试中的节奏策略是相似的,同时两组测试过程中功率输出与iEMG变化总是动态相随。结论:本实验为节奏策略的中枢控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以节奏策略的中枢管理模型和极限状态下心理承受力训练模型为基础,对高水平赛艇运动员进行心理干预(包括疲劳信念干预和心理技能训练),检验心理干预对于节奏策略、运动绩效以及主观疲劳强度RPE的影响。选取14名湖北省级水平赛艇运动员,采用实验组(n=9)和控制组(n=5)前测后测不相等组的实验设计,前测和后测均包括2次6分钟测功仪最大能力测试。前、后测之前均对运动员施测心理技能问卷、自我谈话问卷、疲劳克服问卷,检验心理干预对疲劳克服信念和心理技能的效果。协方差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实验组被试表象、心理准备、自我谈话三个心理技能有显著影响,疲劳克服信念中的控制信念有显著进步(P<0.05)。实验组在第二次绩效数据上显著进步(P<0.05)。研究结果支持了以节奏策略的中枢管理模型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赛艇项目的绩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