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炎型脑囊虫病的脑脊液(CSF)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临床极易误诊。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了1例,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19岁,傣族,间断发热伴双下肢活动障碍4个月,加重8天,2001年11月1日入住我院骨科。入院时,T38.8℃、R22次/min、P92次/min,神智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实验组进行小组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等的测试.结果 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干预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主效应(F=4.952~7.653,P<0.05);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和因子Ⅳ均存在主效应(F=34.696~125.386,P<0.01);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交互作用(F=6.758~13.245,P<0.01);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前TAS各因子分数和小组心理护理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Ⅳ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小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的疗效。方法:筛查出O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统计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给予睡眠呼吸监测PSG、肺功能、血气、血清瘦素检查,评估Epworth嗜睡量表(ESS)、Calgary生活质量指数(SAQL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观察组给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复测以上资料,分析同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段各指标差异,以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BMI、PSG监测指标(AHI、LSaO2、ODI)、血气指标(PaO2、PaCO2、p H值)、肺功能指标(VC%、FEV1/FVC)、瘦素水平、嗜睡评分(ESS、PSQI)、生活质量SAQLI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oCA、MMSE)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高.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激素和抗生素在肺部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中的广泛及某些不合理的应用以及老年人并存多种基础疾病,COPD合并曲霉菌感染逐渐受到关注.据统计约有2%的COPD患者死于IPA,而曲霉菌感染后使COPD预后更差,研究结果显示,全球COPD合并IPA病死率高达72%~95%[1-2],因此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降低该病病死率的关键.我们对60岁以上老年COPD合并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发现一些临床早期诊治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治疗组进行心理剧治疗。对完成研究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测试,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治疗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均存在主效应(F=28.057~59.419,P〈0.01),对BPRS无主效应(F=1.445,P〉0.05);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主效应(F=260.298~1178.336,P〈0.01);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交互作用(F=5.435~146.604,P〈0.05)。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剧治疗、治疗前社会功能分数、总治疗时间、治疗后BPRS分数和性别对社会功能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05~0.784、-0.141~-0.461,P〈0.05);治疗前BPRS分数、性别和心理剧治疗对BPRS分数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69、0.244、0.685,P〈0.01)。③经协方差分析控制治疗前社会功能、BPRS分数、总治疗时间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及社会技能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治疗前BPRS分数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BPRS减少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对其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14例,按照入组编号将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时间、结疱时间、止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 d、5 d、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后3 d、5 d、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立红  周建英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3):1822-1828
恶性间皮瘤(MM)是一种很少见的但恶性程度又很高的肿瘤,主要发生于胸膜(MPM),也可在心包膜及腹膜,其发病的很大原因与石棉接触有关。当发现时已属晚期,对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很困难,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的进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该病。其治疗方面虽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近年来倍美曲塞和雷替曲塞与顺铂结合治疗,以及基因、免疫和一些生物制剂给治疗该病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立红 《工企医刊》2008,21(2):18-19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早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岁~40岁中青年居高,婚外性行为达90.19%。结论:性活跃人群发病率较高,青霉素类药物为治疗首选,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降低梅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9例股骨骨折患者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前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采取阶段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并向出院后延续。结果:增加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对患者的追踪和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保留就医人群。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胸膜间皮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立红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08,30(2):142-144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部分原因是与石棉接触有关。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故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该病治疗的关键。现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MP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