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治疗大肠杆菌内毒素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对正常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1、3、6、9h后的NO和ET-1分泌量的影响,以及对经大肠杆菌内毒素作用1h后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于3、6、9h后的NO和ET-1分泌量的影响.结果:绿原酸有效地抑制了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1和NO的比值升高.结论:绿原酸对内毒素作用下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局部用药对高血脂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小鼠,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以绞股蓝皂甙外敷高脂血症小鼠腹部,检测小鼠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绞股蓝外敷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结论:绞股蓝皂苷外敷对高血脂症小鼠具有降脂作用,可以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状况。方法: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和显微解剖方面对此时期穴位形态学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结论:目前对穴位形态学结构尚未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4~1996年间,试用没银煎液浸泡后,以蒜泥治疗顽固足癣45例,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1—5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2—20年。均先后接受过多种药物治疗,均以直接镜检找到真菌抱子或菌丝为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药物配制:紫皮大蒜1009捣成泥装人瓶内备用。然后取没药509,金银花509加人1000ml水中煎至500—700ml,待凉后将脚浸泡25—30min,再以棉签敷上蒜泥,用棉球反复揉搓。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3结果以皮损消失,半年内无复发为痊愈。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其中1个疗程治愈10例,2个疗程…  相似文献   
5.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一种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亚型,占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1%~0􀆰4%,恶性程度高、早期全身转移,预后极差[1⁃2]。PSC扁桃体转移国内罕见报道,现回顾1例PSC转移至扁桃体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种罕见转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为研究对象,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于体外培养的RIMMVECs表达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和IFN-γ受体α(IFN-γRα)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IMMVECs,用不同浓度的IFN-γ对所培养的RIMMVECs进行诱导,通过荧光定量RT-PCR法和流式细胞术,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活化后的RIMMVECs表达ICAM-1和IFN-γRα的情况.结果 浓度为20 μg/L和40 μg/L的 IFN-γ可以激活RIMMVEC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能提高ICAM-1的表达,并且6 h时达到高峰;20 μg/L的IFN-γ刺激RIMMVECs后,可使其上调表达IFN-γRα mRNA,但是蛋白表达量却随着刺激时间逐渐降低;而40 μg/L的IFN-γ刺激RIMMVECs 2 h后,IFN-γRα mRNA 达到峰值,6 h之后,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IFN-γRα蛋白浓度也随之逐渐降低;10 μg/L的IFN-γ对于ICAM-1和IFN-γRα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IFN-γ可能是通过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表面IFN-γRα分子和ICAM-1的表达,从而调控和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合成含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新型树脂粘接剂,并探讨其粘接强度、力学性能、体外抗菌性能等。方法 制备长链烷基季铵盐修饰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并以0%、2.5%、5.0%、7.5%及1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树脂粘接剂中,生成新型纳米抗菌树脂粘接剂。以0%组作为对照组,用牙本质剪切试验来测试粘接强度;用三点弯曲试验来测试力学性能;建立人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菌落计数、乳酸代谢分析及活/死细菌染色等手段来评价新型树脂粘接剂对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加入5.0%的纳米抗菌无机填料时,树脂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为28.9 MPa,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86.6 MPa和4.2 GPa,与对照组比较,粘接强度及力学性能明显提高(P<0.05);当抗菌无机填料含量达到2.5%时,新型抗菌树脂粘接剂对牙菌斑生物膜代谢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显示了良好的抗菌性能(P<0.05)。结论 含一定质量分数(5.0%)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树脂粘接剂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力学性能及抗菌功能,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足三里"对大鼠脊髓内γ-干扰素(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探索针刺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结果:电针刺激"足三里"后,免疫抑制加电针组大鼠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抑制组在背角内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他部位无明显变化;电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可提高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针灸可能以IFN-γ为介质激活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现今阶段最为突出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水平,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蒙医药对本病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为了阐明蒙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麻醉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每组15只。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从麻醉前3 d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2 mL/kg),1次/d,连续给药3 d;抑制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EX527(5 mg/kg);激动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SRT1720(200 mg/kg)。水迷宫观察认知功能程度,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组织超微结构,检测Iba-1、IL-6、IL-8、TNF-α、SOD、MDA、SIRT1、NF-κB、IκB-α、Bcl-2、Bax、Caspase-3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抑制剂组比较,银杏叶组和激动剂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改善,突触数量增多,SIRT1、IκB-α、Bcl-2、SOD表达升高,IκB-α、Bax、Caspase-3、IL-6、IL-8、TNF-α、MDA表达降低(P<0.05);与银杏叶组比较,激动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改善麻醉引起的认知障碍,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SIRT1/NF-κB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