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目的 构建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获得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基因的完整序列,进而纯化回收后连接到pMDTM 18-T载体上,将pcDNA6/myc-HisA载体和带有目的片段的pMDTM 18-T载体同时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过夜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挑取阳性克隆pcDNA6/myc-HisA-MA VS扩增后,提取重组质粒;利用PCR和核酸测序验证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正确性;应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且该载体能够在OL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结肠炎(UC)小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把小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小鼠结肠炎模型后,经姜黄素治疗7 d,观察小鼠体重和粪便性状等一般生活习性;分离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及评分以进行疗效评价;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结肠组织上清液中GM-CSF、IL-2、IL-12P40、IL-21的表达上升,而IL-4、IL-15和IL-23的量则下降。经姜黄素治疗后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组织上清液中GM-CSF、IL-2、IL-12P40、IL-21的表达降低,IL-4、IL-15和IL-23的量升高。[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同时增加抑炎因子分泌而有效治疗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裸鼠垂体腺瘤移植瘤模型,并通过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实时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特点.方法 经G418药物选择性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GH3-1uc和MMQ-1uc细胞系.将两株细胞系分别皮下接种于BALB/c裸鼠,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利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成瘤和生长情况.结果 本组成功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裸鼠GH3 - 1uc和MMQ-1uc移植瘤模型.体表直尺测量显示:移植瘤在接种MMQ-1uc和GH3-1uc细胞后10d内生长均较缓慢,15~30d肿瘤体积迅速增长,且MMQ-1uc移植瘤较GH3-1uc移植瘤生长快.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荧光测量显示:接种GH3-1uc细胞移植瘤20 d时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10d的荧光强度.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荧光测量与取瘤直尺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趋于一致,而体表直尺测量的肿瘤体积偏小.结论 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裸鼠垂体腺瘤移植瘤模型的成功建立,不仅可用于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实时观察肿瘤的成瘤及生长情况,而且为垂体腺瘤的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