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联合自拟中药方口服在中风后抑郁中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取张家口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根据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给予耳穴埋豆联合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血清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ro)]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卒中后抑郁评估量表(P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NIHSS)评分、BDNF、hs-CRP、Cro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自拟中药方用于中风后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7~12月该院588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588例骨科手术患者有43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品主要为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硫脒、克林霉素磷酸酯等。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药物选择不合理、预防性用药时机和疗程不合理。结论专项整治后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质量监控,规范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选择性抑制剂白屈菜赤碱(CHT)对PC12细胞上乙酰胆碱(30μmol·L-1)诱发电流(IACh)的影响。研究表明CHT(0.1~10μmol·L-1)预温流细胞5min可使IACh峰值受抑制,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可逆性和非电压依赖性。CHT(5μmol·L-1)温育细胞6min内对IACh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通过微电极将更为有效的PKC抑制剂PKCI19~31(0.1~5μmol·L-1)透析入细胞内以阻断PKC,并不影响CHT抑制IACh的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痛苦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医学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括阅读故事、书写心声、诉说与共情倾听等措施,采用自制心理痛苦感受评分量表比较2组患者心理痛苦感受的改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远期生命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量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医学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痛苦感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衰老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K+电流、自发瞬时外向电流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19~21月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老年组),随机分为安静组和有氧运动组,并选用2月龄Wistar大鼠安静处理作为青年对照组。12周后取脑动脉,急性分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穿孔膜片钳模式和单通道内面向外模式观察运动对全细胞K+电流、自发瞬时外向电流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结果 安静组全细胞K+电流密度及对Iberiotoxin敏感性降低;安静组自发瞬时外向电流幅值降低,频率无明显变化;安静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和平均开放时间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而平均关闭时间高于青年对照组;电压依赖性和钙敏感性亦显著下降;与安静组相比,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全细胞K+电流密度、自发瞬时外向电流幅值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平均开放概率、电压依赖性和钙敏感性来实现对大鼠脑动脉平滑肌自发瞬时外向电流/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 长期规律有氧运动可以减弱衰老所致的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功能下调,这可能是有氧运动改善衰老动脉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并探讨MG53/NF-κB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调控高血压心脏重塑中的可能作用,为高心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istar-Kyoto rat, WKY)随机分为正常血压运动组(WKY-EX)和正常血压安静组(WKY-SED);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随机分为高血压运动组(SHR-EX)和高血压安静组(SHR-SED);每组12只;3月龄雄性。经12周跑台训练(坡度0°,20m/min,5d/w),测量尾动脉血压;Millar压力-容积系统测定心功能;WGA染色分析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染色分析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MG53和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测定心肌MG53、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 结果:①12周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SHR的心率和收缩压;②SHR-SED组CVF%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高于WKY-SED组(P<0.01),SHR-EX组CVF%显著低于SHR-SED组(P<0.01),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射血分数(EF)、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绝对值均显著下降(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EF(P<0.05)、+dp/dtmax(P<0.05)和-dp/dtmax绝对值(P<0.01)均显著增高;④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心肌ANP和BNP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NF-κB p65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MG53 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心肌ANP、BNP和NF-κB p65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G53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⑤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心肌MG5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NF-κB p65蛋白相对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心肌MG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F-κB p65蛋白相对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 结论:有氧运动可能通过上调MG53抑制NF-κB表达,从而改善高血压心脏功能,延缓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对神经元烟碱受体的调制作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PC12细胞烟碱受体的非基因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记录神经生长因子分化的PC12细胞上的乙酰胆碱(ACh)诱发电流(I_(ACh)).结果:PC12细胞上I_(ACh)是由烟碱受体引起的.同时给予ACh(3Oμmol/L)和皮质酮(0.1-10μmol/L)加速I_(ACh)的衰减且轻微抑制I_(ACh)峰值.用相同浓度的皮质酮预处理细胞可加强对I_(ACh)峰值的抑制率而不影响受体失敏速率.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的皮质酮(0.1-10μmol/L)对I_(ACh)有类似于皮质酮的快速抑制作用.此快速抑制作用呈可逆性、浓度依赖性和非电压依赖性.结论:皮质酮可快速抑制PC12细胞I_(ACh),已是由非基因组机制介导的.皮质酮结合于膜外的特异结合位点,很可能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烟碱受体,以一种非竞争方式抑制I_(ACh),从而调控交感神经元的儿茶酚胺释放.  相似文献   
8.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又名痢特灵,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为广谱杀菌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有较大处方量.现将1例长期服用呋喃唑酮致中毒性脑病及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进行报道,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例胸段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病例报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SDAVF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3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特点、临床特征、脊髓MRI和DSA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平均年龄48岁,慢性病程,缓慢进展,表现为下肢运动障碍、深浅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病初具有波动性,脊髓MRI可见脊髓轻度肿胀增粗和髓内异常信号灶,斑片状轻度强化,脊髓前后有迂曲匍行血管流空影,全部患者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经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症状均得到改善;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导致症状恶化。结论 SDAVF以中年多见,缓慢进展,特征表现为波动性下肢无力及小便障碍,极易误诊,脊髓前后迂曲匍行血管流空影是特异性表现,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及早确诊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避免残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意识觉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75.0%vs. 52.5%,P=0.03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vs. 15.0%,P=0.048)。结论 针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意识觉醒,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