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肝纤维化发生中,黏着斑激酶(FAK)酪氨酸磷酸化与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关系,并从细胞周期角度探讨其促HSC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FAK(Tyr39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在肝组织中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有少量α-SMA分布,随着肝纤维化发展,α-SM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肝组织中p-FAK(Tyr397)、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逐渐增加,造模4周时达峰值。多元相关分析示α-SMA与p-FAK(Tyr397)正相关(r=0.964,P<0.01);α-SMA与cyclin D1、CDK4正相关(r=0.953,0.906;P<0.01);p-FAK(Tyr397)与cyclin D1、CDK4亦明显正相关(r=0.969,0.893;P<0.01)。结论FAK磷酸化促HSC增殖及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预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FRNK对HSC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以FN诱导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FRNK、黏着斑激酶(FAK),p FAK(Tyr39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ERK1、p-ERK蛋白及其mRNA表达. 结果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48 h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至25.37%±1.92%(P<0.01),caspase-3蛋白由185.82±9.69增至264.17±12.60(P<0.01),caspase-3 mRNA由1.07±0.27增至4.19±0.48(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和在翻译和转录水平抑制ERK1、p-ERK的表达,而FN则促进FAK和ERK1,p-ERK在翻译和转录水平的表达.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使外源性的FRNK在HSC内大量表达,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并可能通过FAK-ER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FN刺激的HSC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美沙拉嗪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照组患者(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黏膜病变、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采用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美沙拉嗪三联用药的效果优于谷氨酰胺胶囊和美沙拉嗪二联用药,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的变化。方法 在体外,以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HSC增殖,在脂质体介导下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FRNK、FAK、p-FAK(Tyr397)、MMP-2、TIMP-2蛋白表达。结果 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 48 h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P<0.01);同时,FRNK在翻译水平上调MMP-2表达、抑制TIMP-2表达。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MMP-2/TIMP-2比值上调可能参与了该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FRNK诱导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以FN刺激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MTI-MMP蛋白及其inRNA表达。结果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48小时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后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上调MT1—MMP表达,2.26±0.14VS1.09±0.15(P〈0.01);1.58±0.18VS1.00±0.10(P〈0.01)。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上调MT1-MMP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是黏着斑激酶(FAK)的内源性抑制剂。我们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HSC增殖,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质粒,探讨选择性阻断FAK磷酸化对HSC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为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AK-related non-kinase,FRNK)质粒转染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以FN诱导HSCs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s,利用3H-Pro掺入技术测定HSCsⅠ型胶原的合成,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ERK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s,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在FRNK转染HSC48 h后胶原合成能力较空质粒组显著下降(498.17±73.20 vs 748.33±61.30,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和在翻译和转录水平抑制ERK1、p-ERK的表达,而FN则促进FAK和ERK1、p-ERK在翻译和转录水平的表达.结论:FRNK可以使HSCs胶原合成能力降低,FAK-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发挥了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FN诱导的HSCs,探讨FRNK对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s,用改良的MTT技术测定细胞增殖,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各指标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nFRNK组相比,FRNK在FN诱导的HSCs中大量表达后,于12、24和48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07%、26.16%和29.77%(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和ERK1、p-ERK的表达,而FN则促进FAK、ERK1和p-ERK表达。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SCs增殖;FAK-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分别为(83.70±14.45)ng/L、(70.58±9.78)ng/L、(67.90±9.14)ng/L和(65.07±7.58)ng/L。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原发性肝癌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结论外周血生存素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评价慢性肝病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对高选择地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进而控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发现多条信号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