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2,TIMP-2)在不同年龄阶段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腹直肌前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腹股沟疝患者48例,按年龄段分为4组,对照组无疝患者10例,均为男性。取材部位均为下腹部腹直肌前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成人不同年龄阶段组织标本中MMP-2mRNA及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MMP-2mRNA表达:对照组1.530±0.612,试验1组1.561±0.222,试验2组2.305±0.213,试验3组2.918±0.392,试验4组3.270±0.259。4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呈高表达,试验3组及4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及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试验组相互比较,随着年龄增大表达逐渐增高,1组与3组比较、1组与4组比较、2组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2 mRNA表达:对照组1.021±0.395,试验1组0.996±0.096,试验2组0.813±0.049,试验3组0.504±0.035,试验4组0.374±0.026。4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呈低表达,试验3组及4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及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试验组相互比较,随着年龄增大表达逐渐降低,1组与3组比较、1组与4组比较、2组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试验组均值:MMP-2 mRNA为2.513±1.135、TIMP-2 mRNA为0.672±0.313,与对照组1.530±0.612、1.021±0.3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腹直肌前鞘中,MMP-2mRNA呈高表达,TIMP-2mRNA呈低表达,与无疝者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2者与腹股沟疝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大,MMP-2mRNA逐渐增高,TIMP-2mRNA逐渐降低,70岁以上表达显著,这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腹股沟疝患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在治疗中小型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中小型腹壁切口疝行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 n=57),腔镜组( n=53),开放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外补片置入术行切口疝修补,腔镜组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0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注意保护神经,术后进行3、6、12个月3次随访。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3次随访,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为16例,发生率8.0%,其中轻度疼痛为12例,占75.0%,中度疼痛为4例,占25.0%;术后6个月为8例,发生率4.0%,其中轻度疼痛为6例,占75.0%,中度疼痛为2例,占25.0%;术后12个月为6例,发生率3.0%,其中轻度疼痛为5例,占83.3%,中度疼痛为1例,占16.7%。3次随访均无重度疼痛发生。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与Reinpol的16.5%(116/704)和Alfieri的9.7%(94/973)研究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inpol P=0.000,Alfieri P=0.010)。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术中损伤周围神经密切相关;术中注意保护神经,避免过度分离、牵拉、卡压、缝扎及补片边缘压迫、切割神经等,是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V5(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V5,TRPV5)分子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样本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阐明其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TRPV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如肿瘤细胞分化、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5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非癌组织中,TRPV5高表达者37例(67.3%);而在相应的癌组织中,TRPV5高表达者29例(52.7%)。TRPV5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RPV5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非癌组织和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提示TRPV5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VR1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辣椒素受体-1(VR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上,但也参与肿瘤形成过程.为了阐明其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实验检测VR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样本中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来检验VR1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原位杂交实验结果:VR1 mRNA在肝癌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百分率为40.0%(6/15)、60.0%(9/15).(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62例肝癌的非癌组织中,VR1表达显著多在肝硬化组织中[31/38(81.6%)];在肝癌组织中VR1受体的高表达30例30/62(48.4%).(3)临床病理评估结果: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辣椒素受体-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非癌组织和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VR1受体的高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本组结果表明:VR1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河南省太康县(平原地区、农村)腹股沟疝的发病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河南省太康县转楼乡(平原地区、农村)60683口自然人群进行面访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0683人,腹股沟疝患者398例,患病率为0.7%;男性患病率为1.1%,女性患病率为0.2%,男女患病率之比为5.5∶1。腹股沟疝发病人群集中在0-3岁和70-79岁阶段,患病率分别为3.3%和1.3%。20-29岁、30-39岁及40-49岁阶段腹股沟疝患者较少,患病率分别为0.2%、0.2%和0.3%。有家族史、吸烟史、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危险因素者,腹股沟疝患者明显增多,与无上述危险因素者相比,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60、29.381、55.676、646.853、90.627,P均=0.000)。398例腹股沟疝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的260例,占65.3%。结论河南省太康县(平原地区、农村)自然人群调查结果表明,腹股沟疝患病率为0.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5.5∶1;腹股沟疝在0-3岁和70-79岁阶段患病率较高,20-49岁阶段患病率较低;腹股沟疝的发生与家族史、吸烟史、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有65.3%的腹股沟疝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聚丙烯小平片无张力修补股疝5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随访6~24个月,无切口感染、慢性疼痛、股疝及腹股沟疝复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简单易行,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探讨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补片感染情况、细菌类型、切口愈合、平均住院时间、疝复发、慢性疼痛和窦道形成等指标进行分析。补片完整取出16例,补片部分取出13例。取出的补片网塞7例,平片18例,网塞加平片4例。手术时间(76.3±25.98)min。5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抗菌素使用(9.5±2.46)d,住院时间(19.4±7.37)d。12例患者出院时切口未完全愈合,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换药时间(27.4±16.27)d。27例患者完成随访,慢性疼痛1例,切口窦道形成1例,无疝复发。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改良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置入治疗58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63 min。术后疼痛较轻,未见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5.4±0.8)d。术后随访6个月~3 a,未见复发。结论:选择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可有效地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