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验医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突变以及碱基修饰等可以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个体的基因型也影响个人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和药物代谢率.随着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被发现,DNA测序在疾病预测、诊断、个体化用药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测序技术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从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发展到了第三代高通量测序...  相似文献   
2.
熊铁  曹琼  薛灏  张志梅  张泓  裘宇容 《广东医学》2012,33(24):3777-3779
目的分析B27分子对脊柱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对236例脊柱关节炎患者进行B27基因分型,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结果 B27阳性组C反应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沉降率高于B27阴性组,且两者呈正相关,其中B27阴性组,两者相关系数为0.645(P<0.001),在B27阳性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相关系数为0.738。结论在脊柱关节炎患者中,B27分子可以影响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且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黄丽春  岑雨贞  郑磊  熊铁  陈雅妮  孙德华 《重庆医学》2013,(21):2503-2504,2507
目的对现用脑脊液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进行改良,寻求最佳冰醋酸浓度及与脑脊液混合的最适比例,提高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的准确度、精密度。方法将不同浓度冰醋酸与脑脊液标本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形成28种组合方法。标本稀释后5min内对28种组合方法进行显微镜白细胞计数,同时以现用方法进行计数,每种方法均计数2次取均值。计数20例脑脊液标本后比较每种方法所得的白细胞计数均值与变异系数。结果脑脊液与5%冰醋酸的混合比例为60∶40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结果最高(189个/μL),明显高于现用方法(161个/μL);变异系数也最小(7%),明显低于现用方法(18%)。结论使用5%的冰醋酸、且脑脊液与其混合比例为60∶40时,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猕猴桃籽中提取猕猴桃籽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增强免疫功能研究。方法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测定其理化性质及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体液免疫试验以研究其增强免疫功能。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时间240 min,出油率为22.59%。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为59.5%。体液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C50极显著提高。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C50显著提高。结论猕猴桃籽油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制备八角莲洗液,并了解其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提取八角莲总黄酮和总木脂素,制成八角莲洗液。对其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毒性试验、真菌杀灭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稳定性实验进行观察。结果用该产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杀灭率均达到1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min,平均杀灭率为93.35%。对家兔阴道黏膜无刺激性。产品经36℃放置90d后,杀灭效果几乎不变。结论八角莲洗液有杀菌作用,对试验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凝血检验部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利用SYSMEXCA7000及SIEMENS配套试剂分析PT、APTT、Fbg、TT,计算偏倚,分析检测中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报告了各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PT、APTT、Fbg、TT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54s、1.72s、0.24g/L、0.84s。结论凝血检验项目不确定度表示测量值的分散区间,而不是单一的数据点,在评估不确定度时,引入生物学变异,对临床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因突变以及碱基修饰等可以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个体的基因型也影响个人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和药物代谢率。随着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被发现,DNA测序在疾病预测、诊断、个体化用药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测序技术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从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发展到了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个体化用药、遗传病、肿瘤、产前诊断以及微生物的鉴定等领域,高通量测序技术显示出强大的功能,部分传统检验项目有可能被测序技术所取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给检验医学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得检验医学发展更加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