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屠开元教授认为50岁以上占25%,60岁以上占SO%,7O岁后几乎百分之百。非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缓解乃至痊愈,但对脊髓型颈椎病则缓解困难,多数呈进行性加重,甚致发生完全性截瘫。颈椎前路减压能够直接去除病灶,远期效果好。自1955年Robi。lson,Smith开展前路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后.1958年Cloward做了详细的报道。国内于60年代初开展后,近十几年来国内各大医院也相继有了颈前路各种方式减压的成功报道,但因手术条件的限制及手术技术的不良,出现并发症也屡见不鲜。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及本院几年来对该病手术中…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双束法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关节内韧带,双束韧带即前内束(AM)、后外束(PL)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完善韧带修补重建的条件,以期达到ACL重建后膝关节的生物力下曲率运动的均衡和对膝关节回旋稳定的调控。方法对67例ACL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股骨髁侧椭圆形隧道,应用Arthrax公司提供的横钉固定肌腱法固定;胫骨侧建立ACL—AM和ACL—PL双隧道,挤压钉固定。结果67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18.4±3.8)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34.47±1.5)分,术后3个月(78.35±3.4)分,术后6个月(81.88±3.3)分,术后12个月(87.76±2.1)分,术后18个月(89.70±3.5)分。有关节软骨损伤者,影响术后Lysholm评分。结论同种异体肌腱可以满足韧带受区的要求,双束ACL重建符合膝关节韧带4连杆曲率生物运动模式,膝关节回旋稳定度高。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8年~2000年共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自1988年1月~2000年1月,共计治疗并随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其中手术治疗475例,介入治疗25例,男性341例,女性159例,年龄23~65岁,平均 38. 7岁,手术节段 L_(4~5) 438例, L_4~S_1178例,L_(3~4) 32例,L_5~S_1 32例。运动神经受压及感光异常改变见表1。2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3讨论 从结果看出,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选择的不同结果差异较大。作者…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的研究较少。 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 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 < 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 < 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背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从机械法搔刮自体静脉获取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方法获得成功后,为寻找更好的血管代用品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但因可用的静脉较少,以致内皮细胞的数量、质量均明显不够。 目的:观察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应用于静脉系统后血管腔面的内皮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白兔8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针织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由美国Meadox Medicals Inc提供。 方法:实验组采用自体骨髓种植的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置换肾下段下腔静脉,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自体血浆预凝人工血管。术后 10 d获取人工血管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光镜下观察新生内膜厚度,电镜下观察新生内膜表面内皮化情况;放射免疫学检测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 结果:动物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全部移植人工血管通畅,对照组2条通畅,另外2条人工血管内充满血栓。光镜下实验组的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 < 0.01);电镜发现实验组人工血管达到完全内皮化,而对照组表面则无成片内皮细胞存在。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10 d时能实现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完全内皮化,新生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力学性能差和易引起细菌感染是牙科修复树脂在临床使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合成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银—二氧化钛(Ag-TiO_(2))纳米颗粒,并将其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期改善树脂的力学性能及光催化抗菌能力。首先,本文对Ag-TiO_(2)纳米颗粒及复合树脂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以单质和氧化态两种形式存在于Ag-TiO_(2)中,而Ag-TiO_(2)纳米颗粒又均匀分散在复合树脂中。本文进一步的力学实验结果显示,Ag-TiO_(2)的填充显著提高了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在660 nm可见光照射下,由于光催化作用,Ag-TiO_(2)纳米颗粒填充复合树脂10 min即可显示出优良的抗菌能力;而在无光照条件下,随着Ag离子的释放,Ag-TiO_(2)纳米颗粒填充复合树脂24 h后也可展现优良抗菌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牙科复合树脂领域提供了抗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既往均采用钢丝、交叉克氏针,或螺丝钉等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作者习于采用双六号丝线褥式环形缝合内固定。但经长期观察有再骨折的病例,前者尚需再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作者于1991年—1993年采用双张力带阔筋膜条游离移植,加强髌位膜的方法治疗6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40岁—62岁平均年龄51岁,5例急诊入院,当日手术,1例因合并腰椎骨折及前臂骨折,伤后两周手术。二、手术方法(一)切取筋膜条备用切取方法:在同侧肢体外侧.节段性小切口,长2…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为老年人常见病,引起狭窄的主要因素是黄韧带肥厚、椎板增厚、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后纵韧带骨化以及间盘的退变。我院自1987年5月至1993年12月对7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通过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74例,其中男63人,女11人;年龄31岁-40岁3例,41岁-50岁7例,51岁-60岁37例,61岁-70岁22例,71岁以上5例,以50岁至70岁多发,平均年龄57.4岁,病程3个月到30年不等,平均5年半。二、术前分型本组全部进行椎管造影,部分患者曾行CT或MRI检查。影像学所见:发育性椎管狭窄3例,占4%,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27例(38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年4个月随访,患者髋关节术前活动度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为147.4°,其中平均屈髋92.6°;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术前平均31.0°,术后平均5.2°;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6.6分,术后平均93.3分。术后患者髋痛消失,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