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源于骨髓和脐带血的基质细胞基本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鹅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两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①细胞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天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②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③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①生长特征: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②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③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交联处理的胶原支架,来减缓其降解过多、易收缩变形、机械性能不足等缺点.方法 采用冷冻-冻干法构建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并通过戊二醛交联构建具有良好抗细胞收缩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的胶原支架.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各类支架的尺寸变化,研究了戊二醛交联对支架抗细胞收缩能力的影响.结果 戊二醛交联后的胶原/壳聚糖支架未见明显收缩,其细胞活性也始终高于干热交联支架.结论 戊二醛能有效地提高胶原基支架的抗细胞收缩能力,并保持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细胞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预防和用药依据.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送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肝移植患者的各种送检标本共检出细菌44株,有90.9%为单一细菌感染,9.1%为混合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检出28株,占63.7%;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2株,占27.3%.药敏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性尚好,耐药率低于40%,可作为临床首选;而对头孢三代、氨曲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高,耐药率高于6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高达90%.结论 加强对肝移植患者的细菌监测,以防止经验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指导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0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例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及前S1抗原检测.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68.6%.其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36.0%.结论 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乙型肝炎患者在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时,还会有35.9%的患者前S1抗原阳性,不能忽略这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脊柱创伤外科的发展,椎弓根螺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应用于胸腰椎。自1999~2003年在25例椎弓根螺钉手术中,采用自行研制的中空丝锥导向技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也提高了上钉的准确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的管理要点、安全性、依从性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记录860例麻醉下胃镜检过程中的反应,检查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结果:接受检查者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满意度高,依从性好。结论: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加其依从性,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使用精子质量分析仪(美国SQAⅡB)进行精液分析时,标本插入仪器时间长短对精液常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 标本置于室温(23℃~26℃)液化后,使用精子质量分析仪对标本进行2次测试.第1次为标本插入仪器后立刻进行测试,第2次为标本插入仪器3~5 min进行分析.结果 2次测试中,第2次较第1次各参数结果有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本放入仪器3~5 min进行测试结果较即刻结果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6岁。因右腹股沟部肿块不能回纳15小时入院。发病前2天搬物用力过猛后发现右腹股沟部鸽蛋大肿块,伴有隐痛。肿块不能消失,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肛门有排气。检查:T37℃,P86次,R20次,BP17/11kPa。腹部平坦,无肠型。右下腹有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右腹股沟韧带内1/3下方扪及3×3cm 肿块,质软,光滑,有压痛并稍有移动。肿块不能回纳腹腔。诊断:右侧嵌顿性股疝。术中在卵圆窝处找到疝囊,剪开囊壁,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重症减压病过程中兔血液细胞计数的变化,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动物各项指标的异同,分析重症减压病的致死机制。方法取14只新西兰白兔,使其在0.55 MPa下停留35 min,然后再继续加压,升至0.7 MPa时停留35 min,于4 min内匀速减压出舱。检测加压前、高压停留中、减压后兔血液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存活动物与死亡动物上述各指标变化的特点。结果经历匀速快速减压后,有8只兔在30 min内死亡,存活的6只兔经观察24 h后未遗留任何减压病症状。兔WBC总数加压前为(9.76±2.23)×109/L,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降至(8.15±2.20)×109/L,而减压后,则增加至(13.14±4.75)×109/L。PLT数于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较加压前无明显变化,减压后,由加压前的(584.36±142.34)×109/L降至(380.43±162.42)×109/L。加压前,死亡组动物血液WBC总数为(11.13±2.37)×109/L,明显高于存活组动物(8.87±2.11)×109/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减压后死亡组动物PLT减少了(273±63)×109/L,存活组的动物PLT减少了(148±63)×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下停留可造成兔血液中白细胞数下降,而快速匀速减压则引起WBC升高和PLT下降。死亡组动物加压前WBC总数及减压过程PLT减少量均大于存活组动物。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参与重症减压病致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