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1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近6个月的血常规动态观察,分析其疾病及其与羟基脲的治疗相关性。方法取患者静脉血,采用迈瑞BC-6800和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外周血WBC持续性升高,显微镜检查均检见幼稚粒细胞,原始粒细胞不见或<0.01。使用羟基脲片情况下,外周血WBC可以一过性下降,但总体外周血WBC还是持续性升高,Hb持续性减少,与药品使用无关。结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长期持续中性粒细胞升高,经一般治疗血象不易恢复,建议在严密检测血象的前提下,采用白细胞单采方法控制细胞数,再辅助极小剂量羟基脲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CSⅡ)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MSⅡ)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强度。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注射区皮肤瘙痒及皮下结节出现频数以及病人生活质量、护理工作强度的差异。结果CSⅡ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MSⅡ,CSⅡ的护理强度、不良反应明显低于MSⅡ。结论CSⅡ治疗有效地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最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老年性痴呆总数的60%~80%)。自1906年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时间。常以短期记忆力减退为首要症状,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抑郁、焦虑不安、幻觉、妄想和失眠等)和行为障碍(踱步、攻击行为、坐立不安等),最终进行性地发展为长期记忆障碍直至死亡。在世界老年人口(65岁以上)中每8人便有1人患此疾病~([1-2])。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ONStrenuousexercisehasbenshowntodamagetheactivemusclefibersofnumerousanimalspecies,includinghuman〔1〕.Someformsofex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对80例住院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60.0%,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支持系统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医院感染致病原中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现状,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住院患者 CR‐AB 和MRSA 的医院感染情况,利用纸片扩散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 CR‐AB 170株,主要分布在 ICU 病房,占61.17%(104/170);MRSA 168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27.98%(47/168)。痰液是 CR‐AB 和 MRSA 最主要的标本来源,分别占67.06%和54.17%。 CR‐AB 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0%以上,但对头孢派酮/舒巴坦(27.65%)、米诺环素(21.18%)、丁胺卡那霉素(19.41%)和妥布霉素(12.35%)耐药率低于30.00%,未发现耐多黏菌素的菌株;MRSA 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100.00%敏感,对呋喃妥因和奎努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性也较低(<2.00%)。结论 CR‐AB 和 MRSA 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对重点感染病房的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防止 CR‐AB 和 MRSA 等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及实施强化家庭自护教育对其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35~50岁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强化家庭自护教育对照组未做干预。干预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自护行为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实施强化家庭自护教育干预后的实验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自护教育可提高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身照射(TBI)是异体骨髓移植的必要环节。本文在clinne18直线加速器上建立了全身照射技术。射线能分使用18MVX线,源波距离取450cm。治疗床用液压升降,上下运动15cm范围,并可旋转。在SsD=450cm处,射野可达到157cm×157cm,对角线220cm,在射野的主轴和对角线的80%范围里均匀度好于2.4%。剂量在4.8Rad/分~24.2Rad/分内可选。用出F剂量计和半导体探头进行予照射和照射时的剂量监测,并用  相似文献   
9.
扬州地区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不同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该院的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共2 917例,利用Hp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三类人群的Hp感染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917例受试者Hp总体检出率为32.9%(959/2 917),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的Hp检出率分别是33.1%、34.5%和30.0%且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看,Hp的检出率随受检者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未成年组(少年及儿童)Hp检出率最低,为16.0%(285/1 529);青壮年人群居中,Hp检出率为34.0%(221/650);中老年人群Hp检出率最高,为61.38%(453/758)。研究发现,59.8%的消化道疾病患者Hp检测阳性,其中以消化性溃疡(74.4%)和胃癌(70.6%)的Hp检出率最高,部分血液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也有较高Hp的检出率。结论扬州地区Hp感染分布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与性别无关。消化道疾病(尤其消化性溃疡与胃癌)患者存在高Hp感染率,其他疾病与Hp关系不可忽略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